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 台企如何轉身突圍

【2025年07月25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即將於8月1日全面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亞太各國紛紛與美方展開密集談判,爭取對本國最有利的經濟條件。與此同時,美國本地的中小企業主也正密切關注政策走向,在風雲詭譎的貿易戰局中,尋求突圍之道。

2024年9月24日,遮陽博覽會中有不少來自亞洲的業者。(徐曼沅/大紀元)

洛杉磯台美商會日前舉辦「動盪中穩步前行」財經論壇,邀請在美深耕超過二十年的「太平洋傳承家飾公司」(Pacific Heritage Home Fashion Inc.)董事長許凱勝(Frank Hsu)分享其因應關稅變動的實戰策略。許凱勝直言,台灣傳統產業將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但在美多年的台商也具備靈活應變的優勢。

2024年9月24日,許凱勝在加州舉辦的遮陽博覽會(Sun Shading Expo)介紹產品。(徐曼沅/大紀元)

許凱勝表示,目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關稅甚至高於產品本身價格,企業還需承擔資金成本與報價風險。「報關稅率可能一夜之間改變,加上高昂的運費與不穩的海運狀況,對經營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他以窗簾產品為例表示,「以往13天可從台灣運抵洛杉磯,如今常常二十多天仍無法卸貨,客戶天天追問,企業卻也無能為力。」

面對成本上漲、現金流緊縮、運輸交期延宕、研發與銷售預測困難等多重挑戰,許凱勝呼籲企業在政策不確定性中更要「積極布局與彈性調整,方能化危為機」。

關稅四大依據 台商須熟悉避險

他分析,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主要依據四項法律,包括《貿易法》第301條針對不公平貿易與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關稅、以國安名義啟動的232條款、《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授權的行政手段,以及對等性報復關稅。若產品涉及鋼鐵、鋁材等敏感項目,整體稅率最高甚至可達95%。

分散產地 成本倒推原料布局

許凱勝以其公司經驗為例,說明企業應重新檢視「原物料」來源。雖然美國本地原料價格略高,但綜合關稅成本後反而更具競爭力。該公司已於越南建構自原料到成品的一條龍產線,完全去除中國來源,以避免高關稅衝擊。

他認為,關稅與運輸成本是企業首要考量,其次是原物料與亞洲貨幣升值風險。東南亞仍是中國以外最具潛力的製造地區,包括越南、印尼與馬來西亞,惟須整合上下游供應鏈,才能確保穩定生產與交期。

價值取勝 中小企業須穩固客戶關係

在企業策略方面,許凱勝建議中小企業主首重「穩定客戶關係」,透過延後調漲、提供回饋等方式,與客戶共同承擔波動風險。企業競爭力不只在「價格」,更在於「價值」。他強調,目前公司在不調漲價格的前提下,提供高耐久度的美國原料窗簾產品,並以客製化服務與彈性產線,持續獲得通路客戶的支持與信賴。

推動本地研發 進軍綠色供應鏈

在面對資金與信貸緊縮的壓力下,許多企業已難以進貨與備料。許凱勝坦言:「不是不願意創新,而是難以兼顧成本與研發。」但他認為,推動「研發本地化」已刻不容緩。

太平洋傳承家飾已將部分設計與樣品製作移至美國,不僅符合聯邦研發抵稅條件,也有助於降低中國製造成分遭認定的風險。公司亦在生產端導入自動化與模組化設計,以應對高人力成本與交期壓力。

2024年9月24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窗簾業者參與遮陽博覽會。(徐曼沅/大紀元)

同時,順應ESG與永續趨勢,公司投入再生PET布料窗簾的開發,滿足Walmart、Target等大型零售商的綠色採購需求。

掌握政策紅利 稅務規劃創雙贏

在稅務規劃方面,許凱勝指出,企業可與報關行合作,重新申請商品分類,針對包裝、用途與組裝狀態進行稅則優化,達成合法節稅。此外,公司亦積極申請節能產品補助與相關政策優惠,並由專業會計團隊追蹤政府最新政策,爭取各項補貼紅利。

他強調,「面對大環境變局,企業更需沉穩應對、策略前行」,才能在波動中站穩腳步,搶得先機。◇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25 17:57 | 修改:2025-07-25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