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訊】(記者Katabella Roberts報導/張純之編譯)美國環保署(EPA)7月24日宣布,美國與墨西哥達成一項協議,旨在解決長年來困擾雙方的蒂華納河(Tijuana River)污水危機。多年來,墨西哥未經處理的污水流入南加州,引發廣泛關注。
環保署署長李·澤爾丁(Lee Zeldin)與墨西哥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長艾莉西亞·伊瓦拉(Alicia Barcena Ibarra)在墨西哥市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蒂華納河谷的污水危機持續數十年,成為兩國間棘手問題。儘管美墨雙方在水資源與污水議題上有長期合作,但面對蒂華納城的快速擴張,基礎設施建設始終難以趕上需求,加上基建資金短缺,使問題雪上加霜。
根據美墨國際界河暨水資源委員會(IBWC)資料,蒂華納市區基礎設施早已超載,每日都有數百萬加侖已處理與未處理的污水流入蒂華納河,最終排入位於聖地亞哥附近的太平洋。IBWC測得,蒂華納河每日最多可排出5,000萬加侖遭污染的水,其中約一半為未經處理的原始污水,另有部分為處理過的廢水、地下水以及因管線滲漏而混入的自來水。
EPA表示,問題導致南加州海灘關閉、空氣品質惡化、地區經濟受創,並造成兩國人民的健康傷害。根據EPA,新協議實現了川普政府設定的三大優先事項與關鍵里程碑,對徹底解決危機至關重要。
協議內容顯示,墨西哥同意加速執行蒂華納污水系統升級項目,總金額達9,300萬美元。墨西哥並承諾立即尋求國內資金,在年內啟動兩項建設項目:其一是每天將來自兩座污水處理廠、原本會流入蒂華納河的1,000萬加侖處理後的廢水分流出去;其二為修復一條平行重力管線。EPA指出,墨西哥同意於2027年12月31日前完成其它重要水資源基礎設施項目,其中部分工程將提前四年完工。
作為交換,美國則同意釋出先前因墨方未履行其它承諾而延後撥款的EPA邊境水資源基建計劃(Border Water Infrastructure Program)資金,用於修復一座抽水站與蒂華納河集水管線。IBWC也將在8月前完成南灣國際污水處理廠(South Bay Interna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的擴建工程,使其處理能力從每日2,500萬加侖提升至3,500萬加侖。
EPA表示,墨西哥亦同意在年底前簽署新協議;新的備忘錄將納入至少12項美方認為必須執行的新行動,以永久終結此危機。EPA還表示,100天內,美墨雙方將全面審查所有基建項目時程,以確保相關工程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澤爾丁說:「川普政府很驕傲能為長期受污水入侵所苦的聖地亞哥地區居民,帶來這場重大的環境與國家安全的勝利。」伊瓦拉也對協議表示歡迎,並在X上發文表示,這份備忘錄「強化了雙方在墨北邊境處理環境與健康挑戰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