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Michael Wing報導/趙孜濟編譯)現在就該開始觀測流星了,儘管嚴格說來,流星雨的高峰季節還有幾週才到。
當今年最壯觀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the Perseids),在下個月達到高潮時,月亮將顯得格外明亮,因此天文學家表示,最好在月光掩蓋這場表演之前先觀測它們的出現。
英仙座流星雨通常明亮、豐富且色彩斑斕,每年仲夏時分穩定地降落。通常每分鐘就能看到一顆流星,許多流星會變成劃破天空的火球。這場豐富而受喜愛的流星雨常被譽為一年中最棒的。
當地球穿過太空碎片流時就會發生流星雨,而英仙座流星雨的碎片流往往成團出現。當這些來自太空的物質進入大氣層時,它們會明亮燃燒並成為流星。
如何觀測英仙座流星雨
地球已經進入英仙座流星雨的碎片流。它們將從7月14日持續到9月1日,但要到8月11日或12日左右才會真正進入高峰期,之後將迅速減弱。

不幸的是,流星雨的高峰期會受到明亮月光的困擾。由於滿月出現在8月9日,殘月將在流星最密集時掩蓋許多流星。這就是為什麼天文學家建議在月光過於明亮之前就去觀測英仙座流星雨。此時英仙座流星雨很可能會與另一場較弱的流星雨,寶瓶座δ流星雨,同時出現。
在觀測英仙座流星雨時,最佳時間是午夜後直到黎明,這源於它們接近地球的角度。隨著夜色加深,流星數量往往會增加,最佳時間是在日出前。
如果你在太空中追溯這些流星,你會發現它們似乎都來自天空中的一個點,稱為輻射點,位於英仙座。它因此而得名:英仙座流星雨。然而,流星並不是來自光年之外的英仙座星座,這是透視的錯覺,使它們的軌跡看起來匯聚在那個點。

實際上,尋找流星的最佳位置並不是輻射點。因為它們向四面八方擴散,更可能在整個天空中出現。理想情況下,觀測者需要一個無遮擋、儘可能開闊且沒有城市燈光的視野。
雖然殘月會在高峰期削弱英仙座流星雨,但這場流星雨依然不容小覷,仍可能帶來精彩的表演。鐵桿流星迷躺在穀倉的陰影中,仍能看到許多流星;只要擋住月光,仍然可以體驗到高峰期的壯觀。
英仙座流星雨始終是最亮、數量最多的流星雨之一,在黑暗條件下每小時可見90顆流星,因此,下個月的英仙座流星雨絕對值得期待。
如果你在高峰期觀測,還不要錯過8月12日黎明時木星與金星之間罕見的合相。兩顆行星將靠近到彼此僅一度的距離,這麼小的距離,伸直小手指就能遮住兩顆行星。

英仙座流星雨來自哪裡?
追溯流星的宇宙塵埃,它們曾是彗星的一部分。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109P/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109P/Swift-Tuttle),它每133年繞太陽一周,最近一次接近地球是在1993年。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會使其昇華,並在其軌跡上釋放出冰和碎片,散布在廣闊的空間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隨機漂浮在太空中的流星流,卻能在固定日期穩定撞擊地球;它們總是沿著數千年前生成它們的彗星的同一軌道運行。

出於某種原因,當109P/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接近地球時,英仙座流星雨會出現密集爆發。彗星上次來訪就是我們如今看到這麼多流星的原因。20世紀初,每小時僅有四顆。但在1993年,根據EarthSky的數據,每小時流星數量在200至500顆之間。
109P/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於1862年由劉易斯‧斯威夫特(Lewis Swift)和霍勒斯‧帕內爾‧塔特爾(Horace Parnell Tuttle)在其穿越太陽系時發現。它繞太陽一圈需要133年。隨後,意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夏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於1866年將該彗星與流星雨聯繫起來。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記錄來自公元36年的中國手稿。
原文「The Best Meteor Shower of the Year Will Peak Soon—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