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灣區搭僑計畫成果展 僑領讚看見臺灣希望

【大紀元薛明珠苗必達報導】南灣僑教中心,於7月30日(週三)晚間,在Milpitas舉辦「2025年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金山灣區組成果展,暨感恩餐會,學員們分享見習收穫,表達對僑界的感謝。僑領讚許,從青年身上看見臺灣的希望。

莊雅淑主任(右二)、僑務委員魏德珍(左二)、劉玲霞(左一)、Fremont副市長黃潔宜(右一)在成果展上。(薛明珠/大紀元)

當晚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金山灣區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副主任蔡佳樺,僑務委員魏德珍、李垣麟、陳陽明、劉玲霞、張正邦,Fremont市副市長黃潔宜,以及《大紀元時報》舊金山總經理卞克,現場共有近60位僑界代表共襄盛舉。

金山灣區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在致詞中感謝僑界領袖,一週以來的大力協助,促成青年團此次見習行程順利圓滿。她表示,學員們除參訪當地市府與矽谷多家知名科技企業,也與企業家及商會代表深入交流,深入了解僑社對臺灣的支持,深受感動。莊主任勉勵青年,將在灣區體會到的熱情與能量帶回臺灣,勇敢追夢,為臺灣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

搭僑青年:深刻的人生課程

搭僑青年團副團長、國立臺灣大學的張耘皓,在成果展上發言。(薛明珠/大紀元)

隨後,12位青年依序上臺,分享一週來的見習收穫,並感謝僑界的熱情接待與支持。副團長、國立臺灣大學的張耘皓感性分享,從小就嚮往能來美國,這次圓夢的旅程,不僅是一次海外見習,更是一堂深刻的人生課程。他提到,一位學長曾說:「正因為我們身在國外,才更能看見臺灣的美好。」這句話讓他感受良多。

他表示,這趟旅程開拓了視野,也讓他深刻反思,最大的收穫是重新認識自己──成為一個更謙卑、更懂得感恩的人,一位來自臺灣、懷抱夢想、肩負使命的青年。「肩膀上,除了背負著夢想,還有一個島嶼的希望。」他動情地說。

國立中山大學陳禹安,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她曾在高中時期創業失敗,這次見習行程讓她認識到,年輕就是本錢,應勇於嘗試,即使失敗,也是成長的養分。

初次來美的黃苑婷表示,十年後再回想這段旅程,最難忘的或許不是品嚐過的美食或見過的風景,而是僑胞們對臺灣無私付出的熱情,與溫暖的人情味。

僑領:臺灣未來充滿希望

僑務委員魏德珍表示,許多孩子在臺灣時,未曾真正體會臺灣的重要性,這次見習之旅讓他們認識到臺灣的價值,也找回了自己的根。張正邦則感動表示,從這群青年身上,看見了「臺灣的希望」。

北美臺灣工程師協會總會長楊燿宏(右一)與Applied Materials工程師Hung-Sen Kang(左一),參加了當晚的成果展。(薛明珠/大紀元)

北美臺灣工程師協會總會長楊燿宏興奮表示,聽完同學們的結業發言,心情「澎湃」。他感嘆,年輕時的自己無法做到如此成熟的表達,並感謝僑委會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學員留下深刻印象。他相信,「他們未來一定會非常成功」,讓世界看見臺灣。

Applied Materials工程師Hung-Sen Kang說,學員們充滿活力,又展現出成熟的一面,讓他也感覺年輕了不少。他希望自己當年也能有這樣的機會,並讚許此計畫有助於加強年輕世代對臺灣的認同與連結。

活動尾聲,青年團表演舞蹈與校園健身操,帶動現場熱烈氣氛,最後全體合跳《臺灣尚勇》,為活動劃下精采句點。活動結束後,學員們依依不捨,紛紛與僑領合影留念,留下珍貴回憶。

青年團表演燈籠舞。(薛明珠/大紀元)

青年團表演校園健身操。(薛明珠/大紀元)

帶動跳《臺灣尚勇》。(薛明珠/大紀元)

金山灣區組行程簡介

2025年「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金山灣區組,於7月23日自臺灣啟程,並於7月31日返臺,共有12位大學生與研究生參加。此行旨在透過參訪駐外單位與僑界機構,認識僑務運作與海外僑社能量。今年僑委會共派出七個團,其中美國地區包含金山灣區、華府與橙縣三團。

為期一週的行程緊湊多元,青年團先後與兩大商會、FASCA學員、文體會、青商會、大專校聯會,及國慶委員會進行座談交流,並拜會金山灣區僑教中心、駐舊金山辦事處、五洲洪門致公總堂、北加州臺灣同鄉聯合會、臺灣會館及多個僑團。學員們也出席華運會開幕式、參與華語課程體驗,並深入參訪Fremont市府,及知名臺商企業Landway公司。此外,團員還走訪矽谷科技重鎮,造訪Apple訪客中心、Applied Materials及Google公司,全面體驗灣區的創新能量與僑社文化。◇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07-31 14:11 | 修改:2025-08-01 01:42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