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3日訊】為期兩天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9月1日在天津落下帷幕,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印度總理莫迪成為這次峰會的最重量級來賓。而峰會開幕前普京和莫迪手牽手充滿笑容地走向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場面,也成為這次峰會的經典畫面,被世界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這不僅是「上合組織」成立24年以來的最大規模的一次峰會,也因為特殊的國際時局背景而讓這次峰會備受矚目。
這次峰會是在三大國際背景下舉行的:一是俄烏戰爭,二是美國對印度的高額關稅,三是北京即將舉辦的9.3閱兵。
俄烏戰爭背景下 普京向東方尋求突圍
俄烏戰爭的消耗戰進入關鍵時刻,烏克蘭不斷轟炸俄羅斯煉油廠,讓俄羅斯經濟承受了巨大壓力,國內燃油價格飆漲至歷史新高。此外,由於西方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正在大幅下降。
根據國際能源署8月份發布的資料,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原油與凝析油出口為每天430萬桶,而2024年同期每天480萬桶,日出口量下降了50萬桶,降幅超過10%。此前,國際能源署7月份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6月份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收入同比下降了近14%,降至135億美元。
石油出口收入是俄羅斯維持烏克蘭戰爭的財政生命線。在西方進行制裁後,歐洲減少了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量,中國和印度成為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但是,今年上半年以來,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額同比下降了20%。
如何加強同中國和印度的貿易聯繫,以及繼續從中共那裡獲得軍事工業的支持,成為普京這次訪華的重要目標。
此外,中俄雙方都有意擴大「上合組織」的功能和影響力,試圖在已經形成的安全合作機制基礎上,通過加強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合作,打造一個能與西方經貿體系相抗衡的新聯盟。
9月1日,普京提議,由10國組成的「上合組織」成員國應該發行聯合債券,並建立貿易結算聯合支付系統,以及成立聯合投資專案銀行。普京表示,所有這些都將提高成員國經濟交流的有效性,並保護其免受外部環境波動的影響。
這表明,普京希望在「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打造一個獨立的金融體系,減少對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如SWIFT支付系統的依賴。
2022年烏克蘭入侵後,西方對支付系統和中國銀行的制裁,擾亂了俄羅斯的貿易,俄羅斯一直在推動避免使用美元和歐元的結算機制。
事實上,早在俄烏戰爭爆發的大約半年前,2021年9月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舉行的上合組織元首理事上,上合組織已經提出計劃在成員國之間使用本幣進行貿易結算,以降低成員國被美國以金融手段懲罰的風險,例如避免成員國貿易中涉及的美元資產被美國凍結,從而保障成員國之間的金融安全。
根據普京此次在天津峰會上的發言,在「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結算中,本幣結算的使用已經日益增多,普京認為「上合組織」重振了「真正的多邊主義」。
普京在這次峰會上還表示,俄羅戰爭爆發後,由於西方的制裁,促使俄羅斯與中國建立了更加緊密的經濟和安全關係,這為雙方在歐亞大陸建立新的安全體系奠定了政治和社會經濟基礎。
與此同時,中共正試圖擴大「上合組織」的影響力,推動該組織向經濟與金融領域擴展,希望塑造一個非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格局。
據美聯社9月1日報導,在經濟和金融領域,習近平在此次峰會上提出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推出一個綠色和能源產業合作平台,並承諾未來三年向成員國提供14億美元的貸款。在科技領域,北京正在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使用中國的北斗衛星系統開闢道路。
美聯社的報導指出,普京表示支持習近平的倡議,並表示他相信上合組織「能夠在構建更加公正、平等的全球治理體系的努力中發揮主導作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明江分析認為,普京試圖將中共拉下水,去應對美歐的壓力,這說明川普有意推動的聯俄抗中(共)的政策不可能成功。
川普一直試圖調停俄烏戰爭,並恢復與俄羅斯的正常關係,以將俄羅斯從與中共的深度捆綁中拉出來,以此孤立中共。但是俄烏戰爭的和平前景目前依然沒有看到曙光,而俄羅斯與中共的合作卻似乎正在加強。
美國對印度高額關稅下 印度尋求新的平衡
為了懲罰印度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8月27日,印度商品進入美國的關稅被川普總統提高至50%,這對印度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在美國關稅壓力下,印度總理莫迪在時隔7年後再次訪華,出席這次上合組織的天津峰會,成為重磅嘉賓之一。
在8月31日天津舉行的中印峰會上,莫迪強調要減少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並擴大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的合作,包括恐怖主義和公平貿易實踐。
根據路透社8月31日的報導,中國是印度最大的雙邊貿易夥伴,但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一直是印度官員的苦惱之源,今年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992億美元。
據莫迪官方X帳號發布的視頻顯示,莫迪在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晤時對習近平表示:「我們致力於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包容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關係。」
中印關係在此次莫迪出訪之前已經得到大幅改善,8月18日,在中共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印度期間,中方同意取消在稀土、化肥和隧道挖掘機方面對印度的出口限制。此前北京已經暫停向印度出口相關物資差不多整整一年。
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智庫「得剎希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的中印關係專家馬諾伊·凱瓦爾拉馬尼(Manoj Kewalramani)表示:「印度和中國都在經歷一個可能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以期在兩國關係中建立新的平衡。」
9月1日,莫迪在與普京的會談中表示,在艱難時刻印度依然與俄羅斯站在一起,雙方的「特殊且優先」戰略夥伴關係對地區與全球穩定都至關重要。他期待和平解決烏克蘭衝突,並提及他此前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對話。
普京率領一個由高級政府官員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出席了此次天津峰會。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稱,在正式會晤前,普京和莫迪在一輛普京經常出訪的俄制豪華轎車裡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的一對一交談。
據普京的外交顧問尤里·烏沙科夫透露,普京計劃於12月前往印度參加第23屆印俄年度峰會。
在印度修好與中國和俄羅斯關係的同時,也不忘重新調整與美國的貿易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9月1日表示,印度已經主動提出將對美國的商品關稅降至零。
川普當天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貼說:印度一直對美國徵收的關稅高得驚人,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以至於美國企業無法向印度銷售產品。這完全是一場單邊的貿易災難!……此外,印度的大部分石油和軍事產品都來自俄羅斯,很少從美國購買。」
川普說,「印度現在提出要將關稅降至零,但是太晚了。他們幾年前就應該這麼做了。這些簡單的事實值得深思!!!」
從川普的帖文中,暫時看不出川普要與印度重新談判關稅的意圖。不過不排除美國與印度之間已經在私下展開了關稅談判。
印度奉行戰略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主動倒向某一大國。目前,印度正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三大強權之間尋求戰略平衡,雖然印度總理莫迪出席了天津峰會,但是卻沒有去參加隨後舉行北京9.3閱兵活動。
天津峰會連接9.3閱兵 中共的面子工程
9月3日,北京將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閱兵活動。有分析表示,中共當局有意將上合組織的天津峰會定在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峰會後,9月3日則是北京大閱兵。這樣的時間安排,使多數上合峰會的元首得以「順道」出席北京的紀念活動。中共藉此手法,將上合峰會轉化為閱兵的外交「暖場」,以提升閱兵活動的出席規格與象徵效應。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博士對大紀元表分析,北京將上合組織會議與九三閱兵連動,目的是「壯大聲勢」。許多中亞國家、伊朗、蒙古領導人選擇留下來參加閱兵,但是這反而使外賓畫面顯得多為落後或極權國家,更加引起西方世界的警覺。
上合組織的成員國包括中共、俄羅斯、印度、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羅斯,以及16個觀察和對話國,多數都是落後國家。
根據中共此前公布的將出席9.3閱兵活動的外國領導人名單,26個名單中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大國領袖。二戰盟國一方的主要成員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缺席此次紀念活動。
中共與俄羅斯、朝鮮、伊朗被美國稱為「邪惡軸心」,而此次的9.3閱兵,將會出現這個四個國家領袖同框的罕見畫面。
此外,受邀國家中,緬甸也因為2021年的軍事政變而遭到西方制裁。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共與俄羅斯、朝鮮、伊朗和緬甸等受西方制裁最嚴重的國家領導人一同出席在北京出席閱兵式,是為了展現對抗西方的團結。
這種觀感也不利於西方國家領袖出席此次閱兵活動。西方對中共的軍事和外交活動長期持謹慎態度。2015年北京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時,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同樣缺席,僅有少數前領導人,如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以個人身分出席,2025年延續了這一模式。
中共舉辦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合法性一直廣受質疑。眾所周知,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是中華民國政府。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正式舉行。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向中華民國投降。
在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書的同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全國慶祝勝利,以第二天即9月3日中國的抗戰為勝利日,舉國歡慶並放假一天。
——《紀元焦點》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