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現這些異常?或與霸凌有關

【2025年10月02日訊】(記者姜琳達、李佳音洛杉磯報導)您的孩子突然出現情緒低落、異常安靜、食慾不振、學習成績下滑等情況嗎?執法人員和專家提醒所有父母,這些都是孩子遭遇霸凌的警訊。

雖然誰都不想霸凌事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實際情況卻十分驚人。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在2021-2022學年期間,有高達19%的12~18歲美國學生表示曾經遭遇校園霸凌。

正值10月「國際反霸凌月」,洛杉磯市警局(LAPD)、民間組織與學校聯合舉辦活動,教育孩子如何預防和解決霸凌事件,並呼籲家長對此事多加重視。

在週三(10月1日)的校園反霸凌活動中,洛杉磯警局分局副局長、警局行動中心局指揮官赫爾曼·胡塔多(German Hurtado)指出:「我們已經看到太多因霸凌而引發的悲劇事件。不僅是個人霸凌,還有網路霸凌。有時孩子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其實也在霸凌別人。」

霸凌有多種形式

胡塔多指出,霸凌不僅僅是面對面的言語攻擊和身體攻擊。謠言中傷、取笑、排擠、辱罵或侮辱、造謠、推搡、絆倒、吐口水或威脅等行為,都屬於霸凌的範圍。

而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網絡霸凌也愈演愈烈,加劇了校園內學生面臨的身心傷害。在網絡上騷擾、猥褻、公開私人信息等行為,都是霸凌。

「勇於發聲反對霸凌」組織執行董事莫妮卡·哈蒙(Monica Harmon)說:「太多孩子(因霸凌)害怕上學,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網上有許多壞人,使孩子遭遇了網路霸凌和網路電玩的侵害,尤其現在有了AI和ChatGPT,孩子的處境更加危險。」

及時發現孩子遭霸凌跡象

校園霸凌往往給受害一方帶來極大的身心傷害。受害者還可能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極少數遭受霸凌的孩子可能會通過極端暴力的手段進行報復。

但遭遇霸凌有許多預警跡象,胡塔多警官表示,如果孩子回到家後性情大變,心情不好,也不願意與家人接觸,喜歡獨來獨往,變得很孤僻,此時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可能是遭遇了霸凌」。

他建議,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狀態,與孩子經常保持溝通,一旦家長發現端倪可以立即聯絡校方和老師、選擇報警或尋求心理援助,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如果霸凌者的行為已經構成違法,可以直接報警。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除此之外還要教育孩子不要在網絡上分享個人資訊或家庭住址等信息。

哈蒙補充道,除了避免自家孩子被霸凌,家長也要教育孩子不能欺負他人。◇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10-02 17:57 | 修改:2025-10-02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