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開生蠔很簡單 餐館廚師教你正確操作手法

【2025年10月30日訊】(洛杉磯時報的Betty Hallock撰文/大紀元記者艾琛編譯)阿里·科倫德(Ari Kolender)深諳撬開生蠔(oyster,又稱牡蠣)的技巧。他經營的兩家海鮮餐廳,東好萊塢(East Hollywood)的Found Oyster與鷹岩區(Eagle Rock)的Queen’s Raw Bar & Grill,每週供應數萬顆生蠔。兩家店累計售出百萬多顆生蠔,這些生蠔或平放在冰盤,或疊成海鮮塔,可選擇生食、烤制或油炸,偶爾還做成水牛城風味炸生蠔。

若想掌握正確撬開生蠔的技巧,科倫德無疑是最佳導師。

科倫德坦言,「開生蠔的過程確實令人望而生畏,你得手握鋒利刀具,面對難以駕馭的生蠔。需要戴手套,還是用毛巾?種種問題接踵而至。如何撬開生蠔堅硬的外殼?雖非易事,但掌握訣竅便能從容應對。」

科倫德強調開生蠔的手法至關重要。此刻他站在《洛杉磯時報》的測試廚房裡,手持生蠔刀和厚廚房毛巾,準備演示如何撬開數十顆來自西海岸的海斯(Hayes)和東海岸的諾倫貝加(Norumbega)生蠔。

「人們以為要使勁撬開生蠔,」他解釋道,「關鍵不在於施壓,而在於撬力。你需要分離兩片會自然張開的貝殼。」

以下是科倫德完美撬開生蠔的技巧。

挑選新鮮的生蠔

首先挑選新鮮乾淨的生蠔。務必詢問商家採收日期。雖然生蠔壽命很長,但通常採收一週後會開始會流失汁液。

選擇閉合的生蠔。若生蠔的殼張開且保持張開狀態,表明生蠔已死亡,應丟棄,若其汁液濺到其它生蠔上,只需沖洗乾淨即可。

阿里·科倫德談到撬開生蠔時稱,「大家都以為要使勁撬開生蠔,其實關鍵在於撬力。」。(Stephanie Breijo/洛杉磯時報/TNS提供)

開始撬生蠔

現在開始撬生蠔。首先要了解生蠔的構造。生蠔通常有一面呈碗狀凹陷,另一面平坦。碗狀面應朝下放置。

生蠔的鉸鏈(hinge)位在「V」字形收束的一端(尾部尖端,左右貝殼開合)。此時的操作要點在於撬開鉸鏈,隨後將生蠔肉從上下貝殼分離,生蠔肉由閉殼肌相連。

科倫德強調,用廚房毛巾握住生蠔是最安全的方式。將廚房毛巾平鋪於台面。雖然科倫德習慣手持毛巾操作,但他指出,初學者應將毛巾置於台面,將生蠔置於毛巾上,最能掌握撬開牡蠣的物理原理。

科倫德解釋道,「確保生蠔的鉸鏈朝向自己。刀具設計是能嵌入鉸鏈。鉸鏈位置可能每次略有不同。沿生蠔「V」形末端滑動刀刃,會指引你刀尖落點,找到最順手的角度即可。」

撬開生蠔鉸鏈

一手輕壓生蠔固定住,另一手沿著鉸鏈,生蠔刀微施壓以「U」形擺動撬開貝殼。此舉能在頂殼與底殼間產生摩擦力與槓桿作用,從而撬開生蠔。切斷連接生蠔肉與貝殼的閉殼肌,該肌腱貫穿生蠔頂部與底部。

你的目的是將生蠔肉從上下殼中分離,並使其保留在殼中供食用。因此,你需要將刀尖沿著貝殼邊向下划動,使生蠔肉微微張開,張開程度足以讓你看到生蠔肉並辨認出它的閉殼肌。這可不是廚師刀的用法。你不需要切下貝殼上的肉,而是要把肉從貝殼上推刮下來。所以保持刀刃緊貼貝殼邊緣,推刮下生蠔肉。就如同外科手術,只需刀尖輕觸貝殼邊緣便能自然分離。

分離貝殼底部的閉殼肌同樣適用此法。科倫德習慣用拇指作為支撐板固定生蠔。沿生蠔凹陷部位的輪廓用刀尖操作,刀身緊貼貝殼即可分離生蠔肉。

額外技巧

操作時記得隨時清潔刀具,並擦拭貝殼內的碎屑。

將撬開的生蠔平鋪於冰上呈盤。科倫德喜歡選用鵝卵石冰,因其「質地輕盈」,且能將生蠔穩穩嵌入冰中保持水平,避免傾斜導致牡蠣汁液溢出。他特別指出,像Chick-Fil-A和Sonic這類快餐店會出售鵝卵石冰。其實任何冰塊皆可替代。牡蠣保鮮的黃金法則是保持低溫。

更多撬開牡蠣技巧:使用廚房毛巾。別把牡蠣刀當作廚師刀。鵝卵石冰是盛放牡蠣的最佳冰塊。(Stephanie Breijo/洛杉磯時報/TNS提供)

食譜作者:貝蒂·霍洛克(Betty Hallock),《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洛杉磯時報2025版權所有。訪問 latimes.com。由Tribune Content Agency, LLC有限公司分發。授權中英文《大紀元時報》轉載,英文報導請見:Shucking Oysters Is a Life Skill. Here’s How to Shuck Like a Pro。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11-01 17:59 | 修改:2025-11-01 17:59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