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能取代美國12%勞動力的工作

(記者殷瑞娜綜合報導)週三(11月26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取代目前美國近12%勞動力的工作。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名為「冰山指數」(Iceberg Index)的勞動力模擬工具,來衡量工作自動化的潛力,並得出結論:人工智能已經具備處理科技、金融、醫療保健和專業服務等領域一系列任務的認知和技術能力。

該指數模擬了超過1.5億美國勞動力(涵蓋近1000個職業)與人工智能的互動和重疊情況。

不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並非旨在預測未來,而是旨在幫助人們瞭解當今人工智能系統的能力,並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資源分配和技能再培訓的指導。

研究人員指出,此類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類的工作功能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企業本身的策略、社會接受度以及可能的政策干預。

研究人員也指出,人工智能的用途遠不止於編寫電腦程式碼等一些最顯而易見的應用。不同行業的僱主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包括:

金融服務公司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文件處理和分析支援;

醫療保健機構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處理行政任務,使臨床人員能夠專注於病患照護;

製造商利用這項技術進行品質控制,包括自動化檢驗;

物流業者正在實施人工智能來處理訂單履行。

該研究分析了員工的獨特技能,並將其與超過13,000種人工智能工具的功能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表示,在某些情況下,人工智能可以增強人類的工作能力,而在其他類型的工作中,這項技術則具有更顯著的變革性。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簡化填寫文書工作的流程,讓護理人員能夠騰出更多時間陪伴病人。它還能快速且準確地產生軟體程式碼,迫使技能有限的軟體工程師轉變工作重心。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金融分析師不會消失,但人工智能可能會在文件處理和日常分析工作的許多重要領域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這將重塑職業結構和技能需求,但可能不會減少員工人數。」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承擔一些以往由應屆畢業生或經驗相對不足的員工擔任的入門級工作。

研究人員寫道:「人工智能系統現在每天產生超過十億行程式碼,促使企業重組招聘流程,並減少對入門級程式設計師的需求。這些技術職業的顯著變化預示著更廣泛的工作重組,其影響範圍遠不止軟件開發。」

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記者,主要工作是編譯新聞。
發佈:2025-11-27 12:15 | 修改:2025-11-27 12:15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