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1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自去年洛杉磯一名植牙醫生首次在做手術時採用輔助機器人至今,全美又有幾位醫生嘗試這一技術。雖然獲FDA批准的植牙機器人為數極少,醫生要掌握該技術也需專業訓練,但其出現仍引起植牙患者的大量關注。
橙縣塔斯廷市(Tustin)牙周專科醫生盧嘯晨(Sheldon Lu)博士喜愛探索牙科新技術,並在近年的行業展會上體驗過機器人輔助植牙,發現其確實在某些方面能減少或代替手術操作,但手術過程仍需要有經驗的專業醫生做主導。
「這項技術看上去挺先進,這幾年推廣的也較多,但仍需醫生用操縱桿操作。」盧醫生說,醫生使用機器手臂,對一些植牙環節進行手術操作。他認為,若牙科診所想加以引進,需要一筆費用,並花幾個月掌握該技術。
目前,首個商業化種植牙機器人為美國Neocis公司研發的Yomi機器人。其可協助醫生手術,提供便於操作的可視化手術介面,更好地控制某個手術環節。它能施行微創手術,也便於患者術後快速恢復。
盧醫生說,經驗豐富的醫生往往不屑於採用植牙機器人,因為越是昂貴的儀器,越需要每年維護,產生額外開支。市場上真正能夠使用的植牙機器人屈指可數,且占用空間,一般的診所可能不太適用。因此,目前絕大部分植牙手術仍由醫生本人完成,但其實整個過程已結合大量的最新技術。
從其他醫生轉介來的案例觀察,盧醫生說,植牙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手術過程不夠精細。比如,前面各項工作可能都做得很好,但在用膠水把牙冠粘到基台上時,牙醫助手有可能把膠水放多了一點,導致膠水溢出在牙冠周圍,甚至進入牙齦以下。膠水乾了以後,就像多了一塊牙結石,天長日久會積聚細菌,造成種植體四周發炎,如不及時治療,可能產生牙骨質流失。
二是種植體放置的位置不太合適。對著臉部的一側可能骨頭不是很多,甚至只有牙齦附在外面,造成種植體很不穩定,細菌也容易進去。這是操作不好導致的結果。
此外,有時還會出現種植體和牙冠尺寸不相配、牙冠斷裂等。
盧醫生認為,患者想要找到好的植牙醫生,可考慮三個方面:首先,查看植牙醫生的服務質量。植牙成功率、醫生經驗都很重要。患者應參照谷歌的消費者評價(Google Review)。其次,可到診所和醫生見面諮詢,看看前台的服務質量,觀察醫生的態度,再和其他患者聊一聊,看他們評價如何。此外,家庭醫生的介紹也可作為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