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歐盟高級官員週四(12月7日)在北京會見了中共黨魁習近平,這是雙方四年來首次面對面峰會,討論了從貿易失衡到烏克蘭等一系列問題。此次峰會議程不乏強硬言辭,但缺乏可交付成果,也沒有聯合聲明。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X(前稱推特)上發文稱,她與習近平討論了「地緣政治摩擦日益加劇之際,世界面臨的主要挑戰」。
歐盟在會後的聲明中表示,歐盟「致力於弘揚我們的價值觀並捍衛我們的利益」。
「歐盟重申其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並對台海緊張局勢加劇表示擔憂。東海和南海的不穩定加劇威脅著區域和全球的繁榮與安全。我們反對任何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聲明中說,「必須根據國際法,特別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歐盟也對「不平衡的」經濟關係感到擔憂。去年,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加至超過4,000億歐元(4,317億美元)。
中共黨媒央視報導稱,中共黨魁在會議期間呼籲北京和歐盟「消除各種干擾」。這個說法可能是針對美國的,美國已採取行動,包括邀請荷蘭阻止中共發展高端半導體製造能力。
路透社報導說,一位歐洲官員本週稍早在布魯塞爾對記者表示,「沒有任何一項突出的成果能夠為峰會畫上圓滿句號」,並補充說不會發表聯合聲明。
央視還稱,中歐領導人在會晤中討論了「一帶一路」。中共黨魁稱,中共願意將其倡議與歐盟的「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聯繫起來。「全球門戶」是一項耗資3,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計劃,旨在替代中共被指讓眾多參與國家陷入「債務陷阱」的「一帶一路」。
在週四的北京會議之前,意大利正式告訴中共,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這項宣布的時機凸顯中共與歐盟成員國之間持續的緊張關係,無疑是對中歐關係的另一個打擊。
沒有預期具體成果
此次峰會召開之際,歐盟和北京之間緊張關係加劇。歐洲正在與美國等西方盟友一起努力對中國供應鏈「去風險化」;面對蜂擁而來的廉價中國電動汽車,歐盟最近發起了反補貼調查。中共週四在北京舉行的另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批評了這項調查。
歐盟也對持續「不平衡的」歐中經濟關係感到擔憂。去年,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加至超過4,317億美元。
歐盟擔心,北京經濟復甦乏力(包括國內需求疲軟)將導致中國加強出口力度,進而威脅歐洲的關鍵產業及其工人。
在面對解決一系列經濟問題和不滿之際,中共黨魁在北京會面期間向歐盟領導人稱,「願把歐盟視為經貿合作的重要夥伴」,希望雙方成為能夠在供應鏈上建立信任的主要貿易夥伴。
自今年取消疫情邊境限制以來,面對經濟復甦無力,中共積極拉攏西方,與其互動,包括向歐盟五個最大經濟體的公民提供免簽入境政策,以促進疫情後的旅遊業。多位歐盟委員今年早些時候訪問了北京,包括歐盟貿易和氣候負責人,但在解決雙方關係的核心問題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這將是歐盟領導人在明年歐洲議會選舉開始之前與中共高層會面的最後機會。馮德萊恩在為期一天的訪問中,與同行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Josep Borrell)會見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
中共央視報導,李強向歐盟領導人稱,反對將經貿問題「廣泛政治化、證券化」,「希望歐盟在推出限制性經貿政策和使用貿易救濟措施時保持謹慎。」
雙方都試圖在峰會前淡化預期,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週一警告歐盟成員國駐北京外交官,歐洲應該選擇「和平與穩定」,而不是「新冷戰」。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在週四的峰會上,歐盟官員打算要求加強打擊俄羅斯規避制裁的能力。中國已成為俄羅斯取得違禁技術和所謂戰場商品的主要途徑。但知情人士表示,歐盟對結果持現實態度,沒有預期取得具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