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收納的起點是對於「夢想之家」的一股嚮往,不妨問問自己:理想中的居家生活是甚麼模樣?針對常見的收納問題與盲點,作者在本文分享了永續居家收納術,並幫助讀者築構自己風格的夢想之家,讓日子過得更加自在、暢快。
想要剛剛好,不能只靠運氣
我的粉絲團上經常有人留言:「妳怎麼能夠買到這麼剛好?」就像前面說過的,我的東西一定要很美,但並不是只要美我就一定會買。我想要的東西,尺寸一定會規劃好,腦中先有藍圖,先設想這個東西在空間中會長出什麼樣子,最後才行動。
妥善規劃收納空間 前置作業必不可少
(時報出版提供)
想要「剛剛好」,不能只碰運氣到賣場邊逛邊想,而是需要做功課(前置作業)。或許一開始會比較慢,但是只要實際操作過幾次,你腦中的資料庫越來越完整,速度也會變快。
例如前文提到的廚房抽屜的規劃,因為我的前提已經很明確,就是要用無印良品的收納盒系列,加上我對產品也相對熟悉,一看到某個空間,就會掃描腦中的資料庫做比對,所以前後大概花不到半小時就完成規劃。
規劃1.根據現況 擬定短、中、長程計劃
如果是大型空間、不熟悉收納安排,或是手邊可動用的預算不多的話,會多花一些時間,但成就感也會更大。例如十年前我剛搬進新家時,當初剛繳完頭期款,手邊的閒錢不多,我是分成短期、中長程來思考,如果是大型器具或不容易更換的骨幹,我選擇一次到位,像是電器設備、儲藏室層架等。
如果層架隨便買個將就、不耐用的便宜貨,到時候要再換非常麻煩,所以我選IKEA比較堅固的IVAR木頭層架組。但是買完電器和家具之後就窮了,沒有多餘的錢再去買收納盒,於是我就拿免費的影印紙小紙箱來用,一整片牆都擺上影印紙箱(還是堅持要一致)。
直到這幾年,紙盒長灰塵了、劣化了,錢也存好了,我決定重新規劃儲藏室的內部配置,那是一個ㄇ字型空間,各邊的尺寸不同,還要扣掉層架本身的長寬高,複雜度非常高。我大概花費了二週的時間去規劃,而且反覆計算好多次,以防出錯。
規劃2.採買收納用品 考量實用性、擴充性
規劃好之後,去哪找收納盒?其實一開始我沒有去看無印良品,而是從最熟悉的IKEA開始找,我也有去各大網拍賣場逛逛(從網拍可以看到時下最流行的品牌和品項),不過通常會回到熟悉的品牌購買。最終,無印良品還是我的首選,主因就是它的穩定度,日後好擴充、不怕改版或斷貨。
過去無印良品剛進臺灣時,價格不算平易近人,但這幾年商品價格下修不少,相對平價,還有很多折扣活動、會員日或週末限定優惠等,搭配折扣的話已經很好入手。
規劃3.避免盲目衝動購買收納商品
我很少到店頭選品,因為覺得容易受到打擾、無法好好思考。我習慣在家裡做好收納規劃,畢竟家裡的空間再怎麼測量,都難免有疏漏的地方,在某個細節卡住或尺寸疑問時,人在家中就可以馬上確認。待在家裡,安安靜靜地畫著自己的空間圖,對我來說反而更有效率。
如果是喜歡到現場看收納用品的人,不妨記下自己喜歡的商品名稱,回頭在家裡再次確認收納空間是否合宜,再上網買或跑第二趟,現在的網路購物已經非常發達,商品資訊也很詳細,最好不要第一次看到喜歡的盒子就衝動購買下。
好收好拿收納心法 調整成自己理想的模樣
還有一個我經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二寶媽,我這樣收可以嗎?」其實沒有什麼做法是一定可以或一定不可以,只要你喜歡,只要你方便拿取,當然可以!因為收納,就是調整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本文摘編自《收納盒的N+1種整理術:打破侷限!讓家中物品一目瞭然、好收、好維持的療癒收納術》,時報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曾臻
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居家空間的收納設計術:客廳篇
●居家空間的收納設計術:玄關篇
●食物收納應注意哪些?這3類物品應分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