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灣區舉辦藏漢青年交流會 守護文化與自由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列治文報導】為了促進藏漢青年之間的理解與聯繫,對抗中共的信息封鎖與誤導宣傳,藏人行政中央駐北美辦事處近日在金山灣區舉辦「藏漢青年交流會」。通過分享文化、生活和政治經驗,搭建開放平等的對話平台,以深化藏漢之間的理解與相互支持。

藏人行政中央駐北美華人聯絡官慈城嘉措。(薛明珠/大紀元)

此次活動於3月28日(週五)在金山灣區列治文市的北加州藏人協會舉行,由藏人行政中央駐北美華人聯絡官慈城嘉措(Tsultrim Gyatso)主持。與會者包括六四事件倖存者、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會長方政、「中國人權」執行主任周鋒鎖、華語青年挺藏會發言人段荊棘(Ginger)、北加州西藏協會主席昆久塔西(Kunjo Tashi)以及來自灣區與其它地區的三十多位以青年為主的藏族和漢族人士。

慈城嘉措對大紀元表示,此次交流活動對於推動藏漢之間的理解意義重大,盼透過對話讓更多華人了解西藏的現況,也讓藏人聆聽華人對西藏議題的看法,這不僅有助於化解誤解,也為未來的合作奠定基礎。

北加州藏人協會主席昆久塔西。(薛明珠/大紀元)

會中,北加州藏人協會主席昆久塔西分享,在灣區的藏人雖然只有約五千人,但協會已成立近35年,始終致力於保存藏語與文化。他們每週舉辦藏語學校,教導語言、音樂與文化,對抗在西藏境內逐漸消失的傳統。他強調:「我們反對的是壓迫我們的中共政權,而非中國人民。」

方政與周鋒鎖在會上發言。(薛明珠/大紀元)

方政則表示,自己是帶著學習的心態參加這場活動的,尤其想觀察年輕人對藏人議題的認識與行動。他提到,過去很多人對西藏的了解都來自錯誤或片面的宣傳,然而真正的理解,是爭取自由的前提。「我們需要一個自由的西藏,也需要更多人了解真相。」

周鋒鎖發言道,熱愛自由的中國人與藏人同屬一個陣營,中共政權的本質建立在謊言與暴力之上,毫無正當性,也不會長久。他強調,雖然中國國內充斥著恐懼,但人民渴望了解真相,因此海外的倡導和發聲尤為關鍵,能讓更多華人了解西藏及藏人的抗爭。

段荊棘也分享了她創立「華語青年挺藏會」的初衷和過程。她表示,「如果有誰能成為漢藏之間的橋樑,那就是我自己。」她也談到自己曾在青海藏區的藏人學校工作,該校後來遭中共封閉,使她從文化倡議者轉向更積極的政治推動。「中共極權與仇恨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她呼籲更多藏人勇敢分享自己的故事,「對許多中國人來說,那可能是他們第一次聽見藏人的聲音。許多中國人最近才逃出中國,我們有共同的經歷。」

會中,來自中國的多位青年也分享了自身的經歷與認識。

華裔80後崔允星表示,過去自己對西藏的印象僅限於中共宣傳畫面,對藏人所受的壓迫毫無認識,很多民運人士因中共的「藏獨」論而分裂,無法真正團結起來對抗中共。他十分擔憂「中共垮台後,中國該怎麼辦?」

許先生曾住在藏區,回憶當地學校早已全面使用普通話,藏語漸被邊緣化,許多藏人孩子改用漢名,甚至改為漢族以避開身分審查。他認為,語言、文化與身份在中共的管控下逐漸消失,這是一場沉默的文化滅絕。

從聖地亞哥專程飛來參與的方Sherry對大紀元表示,這次「來對了!」雖然她對西藏了解有限,但她一直支持藏人追求自由民主。「這次能聽見藏人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經驗,也讓我思考作為華人可以做些什麼。」

來自南灣的青年羅威廉(化名)對大紀元說,平時很難接觸到藏人真實的生活與處境,這次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他認為,在中國,很多人難以理解藏人的文化和訴求,因此,他有責任主動了解藏人的文化與訴求。

會議後半段,藏漢青年分組深入討論,從語言、教育、歷史到流亡經驗,分享各自的觀點與故事,4小時的交流氣氛熱烈,許多人表示受益匪淺,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此類對話。

會議結束後,協會主席昆久塔西向出席的漢族朋友獻上象徵祝福與尊重的哈達,並與部分與會者合影留念。(薛明珠/大紀元)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