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訊】今日焦點:10年花費3,000億 中共造芯夢為何破碎?生育率全球最低!上海正在終結自己?8月起全球漲關稅?川普向150個國家發通知。
10年砸3,000億 中共造芯夢為何破碎?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中共政府一直把芯片當作「戰略高地」,試圖將其攻略。為了達成目標,中共自2014年至2024年,先後實施項目「大基金一期」和「大基金二期」,累計投入金額超過3,000億(人民幣,下同)。但截至目前,芯片的進展仍是遙遙無期。
7月17日,華盛頓特區獨立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發布報告稱,截至2024年底,中國企業在光刻機、化學機械拋光、蝕刻和清潔工具、薄膜沉積和封裝測試等部分進展緩慢。中國所需要的芯片,仍嚴重依賴於國外供應商。
諮詢公司TechInsights在今年5月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芯片的自給率僅有11.3%。
而中共設定的「2025年芯片」的目標是,自給率達到70%。如今,時間已進入7月,但中共的芯片技術仍無重大進展。想要實現70%的全年目標,已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4年,中國芯片的自給率僅有11.3%;但在2024年,中共卻購買了價值410億美元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占全球銷售額的40%。由此可見,中共在芯片上的投入,與其產能相比,相差太過懸殊。
中共缺乏關鍵技術,造芯路上困難重重,尤其是在光刻機設計上,直到目前,仍是一片空白。
中國一家芯片設備製造商的高管悲觀表示,「我拜訪了一位芯片製造客戶,看到了上海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SMEE)的光刻機,就問了一下效果怎麼樣」,「結果我的客戶告訴我,這台光刻機在工廠裡已經安裝了一年,但直到目前,運轉仍然不正常。」他說,說實話,大多數國產設備的性能無法與國際領先設備相比。直到目前,國產的基本上都是低端芯片。但芯片製造商沒有其它選擇,他們無法生產出「中高端芯片」,只能在這些設備的基礎上,不停地進行調整。
《日經亞洲》7月16日報導,一位以中國主要芯片製造商為客戶的供應鏈高管表示,中國在本土光刻工具領域上仍是一片空白,遠未達到自給自足。
此外,在關鍵材料方面,情況也不樂觀。在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上,日本企業占據52%的市場份額。在製造芯片的19種材料中,有14種由日本企業主導,占據世界第一。而國產化的份額還不足20%。
另外,被稱為「芯片之母」的EDA芯片設計軟件,國產化率也同樣不高。
陸媒「21世紀報」稱,2024年全球EDA市場容量達到192.46億美元,其中,新思科技占比32%、楷登電子占比29%、西門子占比13%。也就是說,三巨頭合計占據74%的份額。而在中國市場,三巨頭的份額更是超過80%,國產化率僅有11.5%。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想問,中國在十年裡砸下的3,000億大基金,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
對此,彭博社稱,大基金確實帶動了芯片產業鏈的投資熱潮,中國各地成立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芯片公司,轟轟烈烈地進行生產,大量資金損耗殆盡。但直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司在製芯方面,並無真正的進展。
為了實現芯片夢,中共又在2024年5月24日正式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基金三期」,註冊資本超過3,400億人民幣,重點投資光刻機、芯片設計、及EDA等技術。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突破?外界認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美銀全球研究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IT硬體研究主管迪迪埃‧斯凱瑪瑪(Didier Scemama)表示,他預計中國最終會取得一些進展,但可能是五年後,十年後,甚至是十五年後。
生育率全球最低!上海正在終結自己?
被稱為中國第一大都市的上海,目前其生育率已跌至全球最低水平,並被外界預言,將逐步走向「斷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發現現在的上海有錢人都是外地人,小區裡都沒人講上海話了。」「現在走在上海的街頭,越來越聽不到上海話了」等等。
相關帖文引發討論。有網友指出,上海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6,創全球最低紀錄之一。這意味著,上海的生育率不到更替水平的三分之一。儘管2024年,生育率略微回升至0.72,但是全球最低水平之一。
上海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連續多年呈現負增長。據上海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上海全年常住人口出生數量9.8萬,死亡15.8萬;2024年全年常住人口出生量11.8萬,死亡15.6萬。也就是說,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為負。
財經博主「小咖說」稱,自己認識一個上海的「50後」,他有一批老朋友,年紀都在65歲至70歲之間,孩子大都在40歲左右。這批人裡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要麼沒有結婚,要麼結了婚卻不打算要孩子,願意要第三代的連一半都不到。更絕望的是,這些40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多連戀愛都不談,更別說結婚生子了。
「小咖說」感慨:兄弟姐妹最多的50後、60後,養出了一代獨生獨居無後的年輕人。這意味著當50後、60後、70後老去的時候,他們中的很多人將面臨沒有子孫在身邊的晚年。未來他們要靠養老院、護理院獨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甚至有不少70後的上海人還支持自己的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覺得這樣可以少點麻煩,少點痛苦。
「小咖說」說,「婚姻壓力、買房壓力、養娃壓力、教育壓力、職場壓力、獨生子女不會經營婚姻的壓力,幾乎所有的重擔都集中到了年輕人的身上。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乾脆選擇不結婚、不生孩子,甚至不談戀愛。那麼上海將走向『斷代』的境地。」
作為中國的第一大都市,上海邁入老齡化的速度快到令人咋舌。根據上海市民政局數據,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的數量已達581.56萬,這意味著每2.56個上海人中就有一個老人。另外,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數量也在快速增長,現在這一數字已漲到了86萬。
以虹口區為例,該區域的老齡化非常嚴重,老年人的比例超過了45%。崇明區也好不到哪裡,人口流失得特別嚴重,留下的多半是正在變老的老上海人,這一趨勢讓本就沉重的養老負擔,更加不堪重負。
其實,不僅上海如此,其它地區也是一樣。可以說,上海只是中國整體人口困境的「先行者」。2023年,中國總「生育率」遠遠低於1.5的「高度敏感警戒線」。
根據中共民政部統計,2023年,全國結婚登記對數跌破了700萬對,創下了1978年以來的新低,與2013年巔峰時期的1,346萬對相比,減少了一半。2024年,中國的結婚對數更是降到了610.6萬對。成婚新人的數量如此之少,是外界不看好「2025年新生兒出生數量」的原因之一。
博主「小咖說」預計,未來的中國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負增長、城市空心化、經濟低速,甚至負增長的困境。這種困局會從上海慢慢擴散到全國每一座城市。他說,「少了孩子的哭聲,少了婚禮的喜慶,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空巢老人、更多的獨居青年,以及越來越寂靜、越來越冷清的街道。歸根結底,當年輕人感受到生活缺乏希望、經濟保障不足、未來缺乏安全感時,他們便不願承擔婚姻和養育的重任。這種基本信心的流失,正在從上海的街頭開始,向全國各城市蔓延,導致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獨居青年,以及日漸寂靜、冷清的街道。」
8月起全球漲關稅?川普向150個國家發通知
本週三(7月16日),川普在白宮與巴林王儲薩勒曼‧本‧哈馬德‧阿勒哈利法(Salman bin Hamad Al Khalifa)會晤時稱,「我們將向150多個國家發出付款通知,通知中將說出關稅的稅率。」
川普稱,這些國家不是大國,貿易量也不大。這些國家將收到美方發出的「付款通知」,說明其向美國出口的商品將面臨超過10%的基準關稅。
最近幾天,川普政府已向歐盟、日本、韓國等大約20個貿易夥伴發送信函,告知它們自8月1日起將面臨的關稅稅率,這與美國原先定於7月9日的最後期限延長了三週,給各國與美國的談判,讓出了時間。
截至目前,那些在2024年,對美貿易逆差中占比超過3%的貿易夥伴中,仍有一些尚未收到通知函,包括台灣、瑞士和印度。
美國總統川普在16日稱,美國將維持對日本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在此之前,川普在7月7日宣布,自8月1日起,對日本與韓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並坦言稱,儘管與日本仍然有所接觸,但他不太可能與日本達成全面協議。
另外,川普還重申,與印度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很高。印度目前面臨的關稅是26%。據悉,印度代表團已於本週一抵達華盛頓展開談判。
另外,川普還在14日宣布,對歐盟和墨西哥徵收30%的關稅,並表示願意與歐盟對話,稱希望與這個經濟體達成一種「不同的」協議。他說:「我們始終願意對話。包括歐洲。事實上,他們正要過來,他們希望談一談。」
歐盟貿易事務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於7月16日啟程赴美,預計將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及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會晤。
格里爾稱,川普的關稅策略是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對「問題最大」的貿易夥伴加徵更高稅率,目前中國關稅最高,達55%。
——《紀元焦點》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