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逃過超大質量黑洞魔掌後 竟再折返交鋒

【2025年07月24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一顆遙遠恆星在命懸一線後奇蹟逃脫超大質量黑洞的吞噬,竟又折返再次挑戰,為天文學界帶來前所未見的發現。

這顆「死裡逃生」的恆星留下的證據,是天文學家觀測到兩次幾乎相同的耀斑(flare)事件,間隔約700天。研究團隊排除有兩顆恆星相繼被吞噬的可能,認為這是同一顆恆星先後兩次被黑洞「咬住」所致。該事件被命名為AT 2022dbl。

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恆星在遭遇黑洞撕裂後仍能倖存,並再次接近,引發學界對「潮汐破壞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 TDE)的重新思考。TDE指恆星因過於靠近黑洞,遭其強大引力撕裂並吞噬的過程。

這類事件的主角,是潛藏於大型星系核心、質量高達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個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當恆星靠近時,會受到強烈潮汐力影響,一邊被壓縮、一邊被拉長,形成所謂「意大利麵化」(spaghettification)現象。部分物質會繞行黑洞旋轉、逐漸被吞噬,另一部分則以高能形式噴發出去,產生持續數週至數月的耀斑。

然而,過去十年來部分TDE的亮度與溫度遠低於預期。AT 2022dbl提供一項可能解釋:或許有些黑洞選擇「細嚼慢嚥」,而非一次性摧毀整顆恆星。

研究人員推測,若這顆恆星再度成功脫身,預計會在2026年初引發第三次耀斑。

「現在的問題是,兩年後我們是否會看到第三次耀斑?」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天文學家亞伊爾‧阿卡維(Iair Arcavi)說,如果再次出現耀斑,則可能恆星已遭黑洞完全吞噬。

不論結果如何,這項發現都將改寫天文學界對耀斑的詮釋。

「我們必須重新理解這些耀斑,以及它們所揭示的星系中心黑洞行為。」阿卡維總結道。

這項研究已於7月1日刊登於《天體物理學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本文參考了Space報導。)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24 18:00 | 修改:2025-07-24 18:0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