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證據能申請庇護嗎?

訪Golden Luck Immigration Office 岳金福

記者 郭簡

很多人在打算申請政治庇護時,第一個問題就是:「我沒有證據,能不能申 請?」事實上,美國的移民法確實允許申請人在缺乏直接書面證據的情況下 提出庇護申請。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空口說白話,也不代表法官會毫無條件 地相信你的每一句話。那麼,如果沒有證據,法官究竟是根據什麼來判斷你說的是真是假?以下就 為您解析這套「看似主觀,實則非常嚴格」的判斷標準。 

法律怎麼說? 

根據《移民與國籍法》第208條,美國庇護制度允許申請人只靠口頭證詞作 為主要證據。美國移民上訴委員會(BIA)在案件 Matter of Mogharrabi 中明確指出:如果申請人證詞具備可信度、一致性與詳細性,即使缺乏其他 外部證據,也可以構成庇護的依據。 簡單來說,美國庇護法承認,在某些政治敏感案件中,當事人可能因迫害而 無法取得正式文件或證明材料,例如:政府開除令、公文、照片、新聞報導 等。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你陳述的故事具有邏輯、一致性、細節充實,而且 面對詢問時沒有閃躲、矛盾或誇張,那麼單靠你的說詞也可能讓你贏得庇護。 

法官怎麼判斷你說的是不是實話? 

第一,法官會從你講述故事的一致性與邏輯性來判斷。如果你今天說被關了 五天,下次說是三天,前後說法對不上,那就會大大影響你的可信度。故事 中是否有時間順序混亂、地點矛盾、情節不合理,都是法官評分的依據。 

第二,法官會觀察你的細節是否真實可信。比如你說在監獄裡受過酷刑,那 麼法官可能會問:監獄什麼樣子?你記得當時穿什麼?警察怎麼打你?你吃 了什麼?越能說出日常細節,可信度就越高;反之,如果一問三不知,就很 容易被懷疑是虛構的。

第三,你的證詞是否與其他紀錄相符。法官會比對你入境時的說法、I-589 表格內容、庇護面談記錄與當庭供詞,看有沒有不一致。如果發現你一開始 說自己是來旅遊,後來又說當時已經在逃亡,這種自我矛盾往往會成為被拒 的理由。 

第四,政府律師(ICE)會在法庭上進行交叉詰問,設下各種陷阱,挖掘你 說詞中的矛盾與破綻。你若準備不足、回答閃爍,就會在法官心中打上不誠 實的標記。 

沒有證據怎麼辦?靠細節與準備彌補 

不是每個人都有照片、醫療報告、逮捕令等實體證據,但你可以透過「第三 方證人信、媒體報導、組織證明、時事背景」等間接資料來強化你的敘述。 

最重要的是,你的故事要像拼圖一樣能完整拼合起來,毫無破綻。這需要事 先反覆練習、準備所有可能被問到的問題,並學會用清楚、邏輯、有層次的 方式呈現自己的經歷。 

結語:庇護審查不是講故事,而是驗證真相 

很多人誤以為「我很可憐,所以應該被批准」,但庇護不是打悲情牌,而是 要讓法官相信「你說的是真的,而且符合庇護的法律定義」。如果你沒有證 據,那就要靠一致、有邏輯、有細節的證詞來說服法官你值得信任。記住, 在庇護法庭上,可信度,就是你的第一張門票。 

諮詢電話:(510)205-5177 

聯繫郵箱:goldenluckimmigration@gmail.com

發佈:2025-08-03 06:39 | 修改:2025-08-03 06:4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1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