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贈與可提早幫助晚輩 還可避免財產糾紛

【2025年08月20日訊】(John Rampton撰文/大紀元記者趙孜濟編譯)多數人不太重視生前贈與,而是去世後透過遺囑或信託將財產留給子女或親人。

如果這種等到自己去世之後再贈與財產的方式並不合適呢?

何不在你活著的時候就贈與呢?與其將資產保留到晚年才處理,不如趁現在你還健在的時候就贈與他們,無論是金錢、財產或支持。

除了展現你的慷慨之外,這樣做還可以帶來顯 的財務、情感,甚至稅務上的益處。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透過生前贈與,在你及繼承人之間創造雙贏局面。

1. 即時看到你的財富影響力

最明顯的好處?你能親眼見證摯愛之人受益。

無論是幫助孫輩獲得無債務的教育,協助女兒購買生平第一套房子,還是資助一個小型創業夢想,在你有生之年給予他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回報,是任何遺產都無法比擬的。換句話說,生前饋贈能將你的財富贈予轉化為真實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記住你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為他們所做的一切,而不是僅僅把你當成文件上的一個名字。

如果你是高淨值人士,提前贈與可以降低你的賦稅。(Shutterstock)
2. 減少應稅遺產的規模

如果你是高淨值人士,提前贈與可以降低你的賦稅。

截至2025年,個人可以在不支付聯邦遺產稅或贈與稅的情況下,轉移價值最高達1399萬美元的資產。對已婚夫婦來說,免稅額上限為2798萬美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根據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 of 2017),這一歷史性高額的免稅額計劃預計將從2026年開始回到較低額度,可能降至每人約700萬美元。此外,根據最近通過的《大而美法案》(OBBBA),終身遺產與贈與稅免稅額預計將在2026年1月1日提高到1500萬美元。

而超過免稅額的遺產,將面臨40%的聯邦遺產稅。

簡而言之,現在就開始贈與資產,可以降低你的遺產總值,未來也就可能避免支付高額的遺產稅。

額外好處:你也不必再為日後遺產的管理和分配問題操心。

3. 善用年度贈與免稅額

除了終身免稅額之外,2025年起,每位受贈人每年可接受1.9萬美元的免稅贈與,且不會計入個人的終身免稅額度。若為已婚夫婦共同贈與,這一額度可達3.8萬美元

如果持續進行此操作至少10年,你將能合法而高效地將大量財富從遺產中移出。

舉例來說:若一對夫婦有兩個孩子和四個孫輩,他們每年可免稅贈與高達21.6萬美元的資產。

這不僅是節稅策略,更是提前分享財富、造福下一代的聰明方式。

正在努力攢首付或支付育兒費用的30歲年輕人群,可能比55歲成年人更需要你的幫助。(Shutterstock)
4. 在關鍵時刻(而不是為時已晚時)伸出援手

坦率地說,正在努力攢首付或支付育兒費用的30歲年輕人群,可能比已經擁有工作、房產和積蓄的55歲成年人更需要你的幫助。事實是,如今美國只有33%的30歲族群擁有住房,遠低於1984年的47%,而且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也在逐漸上升。

提前給予資助,可以讓繼承人在最需要時得到幫助。例如:

. 減輕學貸負擔。

. 避免陷入高利貸或掠奪性不良借貸。

. 獲得職業轉型與發展的支持。

. 幫助他們盡早開始累積資產。

結果呢?這樣的幫助不僅僅為其提供了安全網,更能創造一個持續累積的財富循環。

5. 通過引導式支持來傳授理財能力

生前饋贈,不僅是實現財富傳承的方式,更是教育後代如何管理財富的機會。研究表明,家族資產在代際傳承中流失的比例高達70%,而到了第三代,則有90%的資產消失。

因此,你提供的支持應當是循序漸進的,並伴隨教育與指導。你可以通過促進繼承人的金融素養來實現這一目標,例如:

.  鼓勵儲蓄與投資。

. 設定明確期望,比如對方出資時,你給出配比的贈與出資。

. 教導預算編列與長期財務規劃思維。

這不僅僅是一份金錢上的贈與——更是一種關於責任與智慧的傳承,是導師式的陪伴與培育。

6. 策略性地進行財富轉移  

在贈與資產時,重點不只是「給錢」,而是要有策略地進行。以下是幾種策略性給予的方式:

. 為孫輩的教育投資529計劃:529教育儲蓄計劃的供款可享有遞延納稅的好處,同時只要用於合格的教育支出——如學費,雜費,書籍,食宿,學習用品,適用範圍包括大學、職業學校、學徒計劃,甚至是K-12教育——這些支出可免稅。此外,對529計劃的供款也被視為對受益人的贈與,因此不納入遺產稅的計算。

. 為有收入的子女的羅斯個人退休金帳戶(Roth IRA)供款:這不僅能幫助他們提早積累免稅的退休儲蓄,也能培養他們的財務規劃能力。你既支持了他們的未來,也享受了當前的稅務優惠。

. 幫助支付購屋首付,協助親人建立長期資產:這是一份具有變革性的贈與,不僅能讓親人投資房地產並隨著時間積累財富,也能幫助他們建立穩定與安全感,這是一種長遠的支持方式。

這些策略不僅提升受贈者的消費能力,更能促進他們的財務成長與獨立。這是一種智慧的愛與責任的展現。

7. 為受贈人創造節稅優惠

提前贈與不僅對你有利,也能在財務上幫助受贈人。例如:

. 你可以直接支付子女的醫療費或學費給相關的提供機構,這類支出不會計入你的年度贈與限額。

. 提前贈與可以避免受贈人承擔高利息債務,為他們節省數千美元的利息支出。

. 如果轉移的是具有增值潛力的資產(如股票),未來的資本利得收益將依照受贈人的稅率課稅,而該稅率可能低於你自己的稅率。

這些財務規劃策略,有助於提升整體家族財富的效率與穩定性。

8. 避免日後家庭衝突和法律糾紛

一旦有某人去世,遺產繼承往往可能引發壓力、誤解,甚至家人間的訴訟糾紛。而通過生前贈與進行財產分配,則能避免許多麻煩。

. 如果想公開解釋你的決定與用意,可以當面說明。

. 相關計劃可以實時調整。

. 家人能夠公平、透明地被對待。

無論如何,今天講清楚,總比明天讓人困惑要好。

9. 通過策略性的安排保留掌控權

饋贈財產不等於失去掌控權。你可以依照自己的目標與繼承人的需求,設計出合適的贈與安排:

. 有條件的贈與:例如,支付教育費用、購房資金或創業成本等,依照特定用途進行資助。

. 設立信託贈與:不僅能提供清晰的結構化安排,也能保護資產安全。

. 定期贈與:比如每年固定金額的資助,穩定且可預期。

通過這些方式,你可以在不影響自身財務安全的前提下,與家人分享財富。

10. 享受更有意義的退休生活

對許多退休人士而言,幫助他人是一項充滿意義的行動。生前贈與不僅能帶來使命感和聯結感,更讓你專注於善用現有資源,而非一味累積財富。

通過你的財富,你可以支持家人,資助你關心的公益事業,或單純地讓某個人的生活變得更輕鬆一些。

是時候重新思考你的財產傳承了嗎? 

或許我們該重新定義「給予」的意義,不再把它看作人生最終的行為。生前贈與並不代表你要把所有的財產全部送出,而是在有意義的時刻分享你所能分享的東西。

如果有必要,可以從小額開始。諮詢你的理財顧問、稅務規劃師和家人,共同制定一個長期且有計劃的分階段贈與策略。這不僅對你有益,也能讓你的繼承人受惠,是雙贏的安排。

聰明的生前饋贈小貼士

. 善用年度免稅額。目前美國每人每年可贈與1.9萬美元,夫妻則為3.8萬美元,無需繳納贈與稅。

. 直接支付學費和醫療費用。只要這些款項是直接支付給教育或醫療機構的,即可享有無上限的免稅贈與。

. 使用529教育儲蓄計劃和Roth IRA,這些工具有助於支持長期財務增長,同時支持受贈者的未來。

. 選擇有增值潛力的資產進行贈與,而不僅僅限於現金。

. 如有需要,設立生前信託或有條件的贈與結構,可透過法律架構確保贈與符合你意願與計劃。

. 清晰記錄你的贈與事項,避免日後產生誤解或法律糾紛。

這些策略不僅能讓你的資產發揮最大效益,也能讓你在有生之年見證其帶來的影響與價值。

最後一點:你不必等到去世之後再改變

每一筆你今天的贈與,都可能解決一個問題,創造一個機會,或加深一段關係。與遺產不同,生前贈與讓你能親身感受施予的喜悅。

所以,請明智地、及早地,並在你有生之年慷慨地給予吧。

原文刊登於Due博客網站,授權英文《大紀元時報》轉載:「Giving While Living: The Financial Benefits of Helping Heirs Early」 。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5。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李琳#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9-23 20:48 | 修改:2025-09-23 20:4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