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CDC報告:耐藥「噩夢細菌」感染病例激增

【2025年09月26日訊】(記者馬尚恩綜合報導)經常前往醫院或住院的患者需注意,近年來美國患者感染抗藥性細菌「噩夢細菌」的病例正在激增。這種危險細菌令當前最強效的抗生素也無能為力,一旦感染就很難治癒。

本週二(23日)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布的《COVID-19:對美國抗生素抗藥性的影響》報告稱,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NDM-CRE)這種抗藥性細菌急劇增加,感染率在2019至2023年間攀升了461%。

這類細菌對許多抗生素有抗藥性,使得肺炎、血液、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難以治癒,並可能導致生命危險。2022年CDC特別報告指出,僅2020年,這些抗藥性細菌就在美國造成12,700人感染、1,100人死亡。報告合著者、CDC健康照護品質促進組(DHQP)流行病學家達妮埃爾·蘭金(Danielle Rankin)認為,這種細菌感染率的急遽上升,意味著我們面臨的威脅日益加劇,限制我們治療某些最嚴重細菌感染的能力。

報告指出,NDM-CRE感染仍然罕見,主要發生在醫院環境中,但感染病例的快速增長仍然令人擔心。蘭金告訴《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瞭解疫情發生在哪裡,因為我們希望確保疫情不會蔓延到醫療機構之外,也不會蔓延到社區,導致更難治療的感染出現。」

報告認為,這類細菌的危險之處有三:一是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案,難以治癒,而且在美國歷史上不常見,醫護人員可能在治療這類患者時延誤診斷,以致採用了無效的療法。二是這類細菌對大多數現有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對患者是嚴重風險,並且與高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三是可能迅速傳播。如果沒有適當的防控措施,可透過醫療系統傳播到社區。

NDM-CRE感染激增的原因仍在研究中,報告認為這可能與感染控制措施不足,以及許多醫院缺乏快速檢測這一細菌感染的工具有關。延誤診斷導致治療緩慢、傳播風險加劇,以及錯失感染控制的機會。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羅納德里根醫療中心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曾爆發一起抗藥性細菌感染事件,導致7名患者感染,其中2人死亡,感染原因與醫院使用的十二指腸鏡受污染有關。另外,這種細菌還容易透過呼吸器與靜脈導管等醫療設備傳播。因此,在這些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患者面臨這類細菌感染的風險最高。

按照CDC的資訊,以下患者風險最大:使用呼吸器、導尿管或靜脈導管等設備的患者,正在長期服用某些抗生素的,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

如何才能降低感染風險?CDC提示,NDM-CRE細菌可透過手、醫療器械及人際傳播,要降低風險,需要嚴格按照醫生建議服用抗生素,遵循醫療環境中的病人安全提示,保持雙手清潔;醫院內的患者要與醫療保健提供者保持溝通,如果24小時內出現三次及以上的腹瀉,尤其是在服用抗生素期間,要告知醫生。

傳統中醫對包括耐碳青黴烯類細菌在內的耐藥性細菌感染的治療,有自己的對治方法。《中草藥對多重抗藥性細菌的抑制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一文的研究作者們發現,透過多味中藥組方聯合使用,可增加抗菌藥物的抑菌效果,有效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9-26 17:57 | 修改:2025-09-26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