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在創業的故事裡,人們習慣將鎂光燈聚焦在「年少」得志的新貴身上。然而李立華的故事,卻描繪出另一種深沉而有力的曲線——原美國政府體系耕耘四分之一世紀的資深公務員,在50歲的知天命之年,毅然轉身投入保健食品市場,創立了Novotech Nutraceuticals, Inc.。她的經歷證明,年齡絕非實現夢想的限制,過往的積累,能是迎向新挑戰最豐厚的養分。
從達拉斯市政府到國際招商局長:累積人脈與視野
李立華在美國完成學業後,便進入達拉斯市政府任職服務,一待就是25年(1983-2008)。這段公職生涯充滿挑戰與歷練,從1992年開始,她先後擔任預算局局長(1992-1995)、警察局執行副局長(1996-2005)等重要職務。
真正讓李立華思考創業的契機源於於國際招商局的工作經驗。「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有想過自己會創業,我只是做好當下的事情。」李立華回憶道,「當我被調到招商局時,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那時候亞洲崛起,大量的招商機會湧現,讓我接觸到世界各地各種產業的最新動態,也因此發現了新的可能性。」
這份國際視野,結合個人化的「痛點」,成為她跨出創業第一步的契機。
為父親尋解方:發現「稀缺」市場
創業的起心動念,源於對家人的關愛。當時,李立華的父親罹患糖尿病,需要補充「鉻」(Chromium)。在為了父親健康而研究礦物質與胺基酸的過程中,她意外發現一個重要的市場缺口:「美國的功能性礦物質工廠稀少。」
招商局長三年的國際視野,讓她明白,創業不能只靠熱情,更要解決人們的真實需求,必須做有技術含量的事。李立華決定,她的創業模式將是技術與研發導向,以企業對企業(B2B)的方式生產製造。
確立方向後,接下來就是執行。憑藉著公職時累積的人脈與多方搜尋,李立華找到最關鍵的合作夥伴──擁有多項技術專利的蘇俄教授及其主掌的研發團隊。這成為公司技術起飛的重要推手。
2007年8月,Novotech Nutraceuticals, Inc. 正式成立。李立華從一位公務員,轉身成為生技製造業的企業主,李立華的「半百」創業路就此展開。
從賠錢訂單到全球客戶
「創業十幾年來,有無數的挑戰,我們就是一步一腳印地走過來。」李立華自豪地說。
初期,李立華接下了第一個高難度「鈷(Cobalt)」產品訂單。這是一筆賠錢生意,但她堅持要做。「剛開始時賠錢生意也要做,就是為了證明公司的能力。」這筆訂單不僅成功交付,還意外成為公司17年來前十大客戶之一。
這份決心,貫穿了Novotech的發展。從將魚油(DHA/EPA)成功轉化為粉末並在2012年取得專利,到開發出中性維他命C、打入韓國市場,Novotech的成長模式由創意到技術實現,再經過市場驗證。如今,李立華已擁有八百多個客戶,產品銷售遍及45個國家。
淬鍊十二點經營智慧
李立華總結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列出十二點核心經營智慧。這套智慧從最實際的「執行力」出發,強調企業必須用執行力及堅持,把點子變成賣點(第1點)。她並認為,為了證明公司的能力並建立信譽,有時儘管賠錢的生意也要做(2)。
在企業體質的建立上,品質(9)與制度是根本。她堅信一定要拿「認證」,並要求公司有標準作業程序(SOP),這是保證品質的基石(7);同時,她強調必須管控成本(4),並建立管理流程來提升效率(8)。
對於企業的發展,李立華鼓勵大家要「跳出框架思考」(Always think outside of box),以不同的視野,尋找能讓公司加分、讓產品更出色的方式(5)。這也包括了實際的市場策略,也就是:企業必須清楚知道怎樣開發客戶、怎麼行銷、客戶在哪裡(6)。
此外,李立華特別提醒,不能忽略基礎的員工安全,必須制定安全規範,創造一個優質環境,避免員工受傷(10)。
在人才與文化方面,她認為知道如何用人是成功的關鍵(3)。她主張永遠看員工的優點,給予機會,並重視公司的軟實力、制度和文化(11)。最後,她高瞻遠矚地指出,企業不能只顧利潤,必須關注ESG,不要忽略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而公司的誠信(Integrity)是企業的核心價值(12)。
機會就在身邊,只要你準備好
李立華將自己的經歷總結為對年輕創業家的真誠建議:「機會一直都在,關鍵是你是否已經準備好。」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克服它,你就會成長。李立華50歲才創業,她說:「如果我能做到,我相信大家更可以。所以,不要限制自己,把握每一個可能性,勇敢踏出去!」
從公務員到企業家,李立華的人生下半場以行動證明:豐富的經驗是最好的積累,而勇敢的決心,則為人生開創了無限可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