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你想要泡一壺好茶,當然要有適合的茶具才能相得益彰。泡茶需要哪些茶具?如何挑選?如何花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效益?筆者在此提供一些心得。(相關文章︰如何泡一壺好茶?司茶人分享黃金3要素)
茶壺
泡出好茶的秘密,在於挑選適合茶葉的茶具材質與實用性,例如,綠茶適合用玻璃壺或白瓷蓋碗,欣賞茶葉舒展和觀察茶湯;烏龍茶適合紫砂壺或陶瓷壺,紫砂壺能吸收茶香、越泡越順口,陶瓷壺則因不吸味,而適合多種茶類。
一般泡茶的茶壺材質有紫砂壺、柴燒壺、瓷壺與玻璃壺,其中,瓷壺因為蓋杯興起,市面上很少瓷製的小茶壺,因此,建議買蓋杯泡茶即可。
紫砂壺由於雙面透氣,非常適合泡青茶類茶品(如烏龍茶、鐵觀音),以及普洱茶、黑茶等,但因中國紫砂礦土缺乏,現今市面上紫砂壺的土質堪慮,建議找有收藏早期紫砂壺的店家購買。
柴燒壺則是單面透氣也適合泡青茶、普洱茶、黑茶,所謂柴燒是指用柴火燒製而成的器具。柴燒有個特點,會在茶具坯體上留下自然的「火痕」,壺品色澤溫潤且富於變化,每一件柴燒壺會因擺放窯內位置的不同,而呈現不一樣的火痕紋路,因此柴燒壺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
挑選泡茶壺最好選容量150cc至180cc為宜,購買前一定要測試茶壺出水情況,可先將水注入壺內,右手持壺,右手大拇指與中指夾緊壺耳兩側,無名指與小指貼壺耳下緣,食指要預留指甲,上伸彎曲,用食指指甲壓住壺蓋,微微前傾茶壺,看出水是否順暢;接著快速抬平茶壺,看斷水是否乾淨,壺嘴是否會流水,一個好壺就要看它出水是否順暢、斷水是否乾淨。
玻璃壺、蓋杯適合泡綠茶、黃茶、紅茶,這兩種壺坊間很容易買得到,而且也很便宜。不過,挑選玻璃壺要注意容積,由於玻璃壺壁很薄,容積最好以150cc至180cc為宜;至於蓋杯,則須注意杯緣要寬廣一些,這樣泡茶時手指握住杯緣比較不燙手,這兩種茶壺其實上網購買也很便宜。

壺承、茶盅與水方
除了茶壺之外,還需要購置壺承、茶盅與水方。壺承就是置於茶壺底下的茶具,呈現平面狀,它有隔熱效果,可分為乾式、濕式,乾式沒有立起來的邊緣,所以不能在茶壺上方淋開水;濕式有立起來的邊緣,可以將茶壺再加熱,能增加茶湯香氣。
茶盅以往稱為茶海或公道杯,就是將泡好的茶湯倒入茶盅後,再用茶盅把茶湯斟酌至各個茶杯中,分送給品茗者。茶盅有柴燒茶盅、瓷茶盅、玻璃茶盅。柴燒茶盅建議到製陶工坊購買,造型款式較多,買前最好測試一下出水是否流暢與斷水是否乾淨,並且壺壁要厚,容量約400cc以上,因為柴燒茶盅通常沒有壺耳,需用手掌握著斟茶,容易燙手,所以,容量大茶湯位不高,握住茶盅上緣斟茶就不會燙手。
至於瓷茶盅、玻璃茶盅網路平台上相關商品種類眾多,上網購買即可。
水方用於裝盛廢水與茶渣,有柴燒水方、瓷水方可選擇。柴燒水方容積最好800cc以上,避免過度頻繁倒水清空。

茶杯與杯托
茶杯用於品茗,杯托置於杯底,喝茶時可以左手托住杯托,右手取杯飲茶,茶杯也分柴燒杯、瓷杯、玻璃杯。柴燒杯最好到製陶所購買,容積約40cc左右,瓷杯、玻璃杯網路上購買即可,如果你未來想擺席泡茶,建議每種茶具準備8個以上。

茶則、茶針、蓋置、蓋取、小磅秤、方巾、壺墊
泡茶還需要一些小配件:茶則、茶針、蓋置、蓋取、小磅秤、方巾、壺墊。茶則是指長條型盛器,將茶葉平鋪於內,可用於賞茶,更利於將茶業倒入茶壺內,材質有銅、木、竹、瓷等;茶針形狀是長桿狀,一端呈尖狀用於撥動乾茶葉,另一端呈杓狀,用於從壺中挑除濕茶葉。
蓋置用於茶壺蓋擱置;蓋取用於加水置燒水壺時,將燒水壺蓋子取下的器具;小磅秤量茶葉重量,挑選口袋型小磅秤較方便攜帶;方巾即抹布;壺墊置於茶壺與壺承之間,避免碰撞損壞茶壺。上述物品均可於網路上購買。

燒水壺
如果想要出茶席,擺席泡茶,就需要燒水壺,用於小型瓦斯爐加熱,燒煮沸騰熱水泡茶,煙霧裊裊,燒水壺材質有岩礦壺、銀壺、鐵壺、銅壺等。

小茶倉
出茶席泡茶,還需要小茶倉,裡面預先放置磅稱好要泡的茶葉量,泡茶時只要打開茶倉蓋,將茶葉直接倒在茶則,然後再倒入茶壺上即可,避免在茶席上一克一克磅秤茶葉的窘境。
準備好以上的茶具,就可以好好練習泡茶了,後續就必須瞭解茶分類與各種茶葉的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