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為何在手機上預訂旅行不划算

【2022年11月22日訊】(Kimberly Palmerk報導/大紀元記者余欣然編譯)自從15年前第一支蘋果手機問世以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被無情的科技潮流帶動,逐漸轉向移動設備。據一家新科技付費分析網站Pymnts.com針對3250名美國消費者的民調顯示,2022年2月份,高達半數以上(51.4%)的旅行服務是在移動設備上訂購的。

年輕人中,手機購物的趨勢尤其顯著。2021年,網絡付費公司Klarna針對全球1.3萬名購物者展開民調。結果顯示,年齡在25〜40歲的千禧一代中,48%的受訪者更喜歡用手機在網絡上購物,遠遠高於全部受訪者中34%的占比。

正如馬匹和馬車代步的時代一去不返,使用傳統電腦訂購旅行似乎也面臨著同樣的宿命。一些旅行服務網站,例如旅行查詢引擎Hopper,對某些服務只提供應用軟件內購買模式,令桌面電腦用戶一籌莫展。

用手機買飛機票雖則方便,但最終也可能讓你花更多錢。

水滴定價的陷阱

手機購物在過去十年間呈上升趨勢,碰巧此時旅行業的謀利方式也一窩蜂地轉向水滴定價(drip pricing)。飛機行李費,座位選擇費,度假村清潔費,入住費,各種各樣令人眼花撩亂的額外費用屢見不鮮。交通部數據顯示,美國航空業僅2021年收取的行李費即達53億美元。

即便如此,2021年《市場科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買家們面對水滴定價的盤剝,在付款過程中眼見著隱藏費用一個個浮出水面,卻依然做出次優的決定。他們通常會積極比較商家們開出的初始低價格,而罔顧之後更貴的成交價。

「商家們採納水滴定價策略後,開出的初始價格幾乎都會低於競爭者的統包價(all-in price)。」參與該研究的本特利大學(Bentley University)營銷學副教授雪兒‧桑塔納(Shelle Santana)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說道,「可是一旦加上託運行李、選擇座位等其它服務項目,各商家的價差微乎其微,甚至與初始結果正好相反。」

任何人只要買過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或邊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等廉航的機票,就應當深知水滴定價的把戲。令桑塔納教授和她同事驚訝的是,看到最終價格攀升之後,顧客們竟然如此不情願另尋更佳選擇。

「消費者們認為重新做決定的過程代價太高,而且也不一定真的能夠省更多錢。」桑塔納教授指出。

基本上來說,當買家們辛苦走到最後一個付款界面時,即使極為勉強,也會全盤接受任何附加費用。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從頭再搜索實在太麻煩,能省錢也懶得做。

錯誤的訂購工具

用移動設備買貓食或付帳單,處理這類操作簡單的事,的確快捷方面。訂購旅行服務卻要複雜得多,貨比三家通常得在好幾個窗口和應用程序之間來回切換。

比如買飛機票時決定用現金付款還是兌換里程積分。首先你得在航空公司的應用程序或網站上檢查里程積分,可能還得去電子日曆上尋找合適的日期。然後再啟動第三方機票搜尋工具,例如「谷歌航班」預估機票價格,換算里程數。找到最佳航班後,再按螢幕指示走完付款和里程積分選項的全部過程,才能得到真正的最終價格。

或許那些手疾眼快的Z世代年輕人可以在小小的手機上輕鬆完成這項繁瑣的任務,但大多數人只會感到望而生畏。

2018年《市場科學》雜誌刊登的另一項研究跟蹤了某購物網站近100萬個訂單後發現,那些從手機換到電腦的買家最終以更低價格下單的比例較高。有意思的是,購買高價或有風險的產品時,這種現象尤為突出。

旅行服務既花錢又充滿風險。所以,無論你是喜歡滑手機找航班,還是容易被手機選項搞得暈頭轉向,都應該聽取專家建議,用電腦來訂購。

「我一向都是在台式電腦上購買旅行產品」,桑塔納說,「瀏覽器同時開好幾個網頁,反覆在不同商家之間切換比較,確保自己把他們的價差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原文:Why Booking Travel on Your Phone Is a Bad Idea譯自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