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經濟大師神髓錄》

吳惠林:第六章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簡介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2024年02月28日訊】好不容易一個字一個字看完這本《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論文集中譯本,說實話仍然沒有全部徹底看懂。正如譯者夏道平先生在譯者序裡說的:「讀過海耶克的英文寫作的人,大概都會覺得它是不大容易讀的,因為他嚴謹而不免失之於晦澀。有些地方,乍看之下簡直不知所云。再讀三讀才可捉摸到他的意思。」

儘管如此,但由字裡行間還是可以感受到海耶克思想的縝密,以及其博大精深。畢竟終其一生奉行「坐在椅子思考」模式的海耶克,其每一個字都是經由深思熟慮而出的,這在速食風行的今日,恐怕不易被缺乏耐性的現代人仔細研讀。縱然如此,鑑於顛撲不破的思想方法仍是引導人們的正確行為之無形手,也是我們理想的社會裡不可或缺的,將之譯介給國人,讓國人自由選擇吸收,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海耶克的學說早年受到凱因斯理論的壓抑而不得翻身,到一九七0年代初期「停滯膨脹」出現後,才終於顯現出其理論的真金不怕火煉。例如:海耶克對於「商品」的定義,由個人的主觀出發,把世人所不懂的同樣商品為何有不同的價格解釋得清清楚楚。而最後一篇討論「聯國組織」,正是現今各種區域共同體、經濟體所呈現的景象,海耶克早在五十年前就有了精闢分析,這正可印證海耶克的先知先覺。

這本集子所收的十二篇論文,是海耶克在一九三五~一九四六這十一年當中的產品。它們的內容與彼此間的關聯,著者在他的序中已有交代。譯者夏道平先生特別介紹其中的第一篇〈個人主義:真的和假的〉。

夏先生特別針對「個人主義」這個中文譯名講了一些話,由於這些話對想了解海耶克個人主義思想者甚為重要,乃全文完整錄之如下:

「英文individualism這個字在中國向來是譯作「個人主義」。這個名詞,由於反對者的故意歪述,也由於贊成者的膚淺傳播,更由於不經心者的誤解,以致被濫用得不成樣子。所以有些有心人為避免這些混淆的困擾,特意把原譯的「個人主義」改為「個體主義」。過去有段時期,我也同意這一改譯而且使用它。近年來我又覺得我們不應當放棄那個原譯名,因為原譯名當中被改掉的那個「人」字太重要,太重要。個人自由,只有在個人主義哲學作理論的支持下,才有真實的意義,才可使我們不致被奴役到像馬戲團的猴子那樣。如果我們深信這一點,我們就得特別重視這個「人」字,而不必為避免別人的誤解,或懾於眾口的誣衊而輕易地把它換掉。

個人主義這個觀念之混淆,除庸俗的誤解以外,在西歐哲學思想史上向來有個「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分歧。庸俗的曲解,用不著費力申辯;思想史上的分歧,關係於兩個相反的知識傳統的形成和影響;這是人文社會學科中的大問題。海耶克這篇〈個人主義:真的和假的〉是對這個問題的徹底探索。他指出:真的個人主義之現代發展是開始於洛克(John Locke)、曼德維爾(Bernard Mandeville)和休姆(David Hume)諸哲學家,而形成於杜克爾(Josiah Tucker)、弗格森(Adam Ferguson)、亞當·史密斯和伯克(Edmund Burke)的著作;至於把這個主義表現得最完全的,是十九世紀兩位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兼政治學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和阿克頓(Lord Acton)。假的個人主義是導源於笛卡兒(Descartes)的唯理主義,其代表人物為法國百科全書的一些撰稿人以及盧梭(Rousseau)和重農學派的人士。前者是理論一貫的,所以叫做真的個人主義;後者則歸趨於反個人主義的各類集體主義,所以叫做假的。

真假個人主義的來源探索清楚以後,這篇文章進到對於它們本身作周詳透徹的分析,因而澄清了一般人對古典學派經濟理論一些嚴重的誤解。例如說「個人主義是頌揚自私的」、「亞當·史密斯等人曾捏造『經濟人』這個妖怪,並假定人的行為是完全合理的」、「每個人對於他自己的利益知道得最清楚,因而主張自由放任」等等,這些指摘,有的是出之於曲解,有的是由於斷章取義。海耶克在這些地方用他縝密而深透的思辨力指陳得毫無疏漏。

這篇論文的主旨,雖然是在區分個人主義的真假,但涉及許多極重要的觀念。例如,「人類的理智(reason)不存在於單數……人類的理智必須講解為人際關係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人的貢獻都被別人試驗與糾正。」又如「社會,只有在自由的時候才會大於個人。社會有多少自由,社會就比個人大多少」等等。此外關於自由與責任、自由與組織、國與社會的關係諸方面,都有極精闢的議論。

作者把這篇論文擺作本書的第一篇,而且用它的題目作為全書題目的前半截,這就意涵它是全書的骨幹,而這裡所講求的經濟秩序是個人主義的經濟秩序,也即基於個人們自由協作而形成的經濟秩序,不是由中央計畫而以命令創造的經濟秩序。

贊成個人主義或反對個人主義,這是各人的自由。自由主義者一方面深信只有個人主義哲學才可從理論上導出個人自由之應尊重;同時他為尊重別人的自由,他決不反對別人反對個人主義。但是,他卻誠懇地希望反對個人主義的人們認清自由主義者所鼓吹的個人主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否則會鬧出「無的放矢」的笑話。的確,我們通常聽到的一般反個人主義的論調,大都是預先把個人主義說成應該攻擊的東西,然後再來加以攻擊。這種現象,我希望由於這本書的中文譯本之出版而可以減少些。」

除了特別重要的第一篇外,其餘的十一篇也都極重要且精彩,可說都亙古彌新,不但不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愈來愈顯現其光芒。這十二篇文章各自成篇(就是第七、第八、第九這三篇好似有先後次序的篇章來講,也是如此),因此,讀者不妨按照自己的興趣來挑選,既不必按順序讀下去,也不必每篇讀。但是,每一篇都不要輕易放棄。畢竟每一篇文章的分量都夠重,不僅是值得一讀再讀,而且非一讀再讀不能體會它的精深。

—2004年10月修正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