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5月12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易凡綜合報導)繼去年12家房企退市之後,目前中國又有兩家老牌房企面臨摘牌。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房地產銷售額同比再降46.8%。「千億房企」的概念,現在已基本不被提及。
5月8日,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ST中南」再度跌停,且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14美分),面臨摘牌。
與此同時,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的「ST世茂」也因為跌破1元面值後連續下跌,即使後續連續漲停,其股價也無法在限定時間內重返1元,因此提前鎖定面值退市。
兩家公司都是A股老牌上市公司。其中,中南建設從2000年3月上市,至今已24年。世茂股份則是1994年2月上市,至今已30年。
面對退市危機,兩家公司都曾以公司高管增持股票、出讓資產等方式全力保殼,但最終還是無力回天。
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統計,去年中國大陸和香港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中國A股有8家企業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而退市;香港H股有4家房企因「主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未能按期完成復牌指引」而退市。
8家退市的A股房企分別為:ST陽光城、ST泰禾、*ST嘉凱、*ST宋都、ST粵泰、ST美置、*ST中天、*ST藍光。4家退市的H股房企分別為:三盛控股、嘉年華國際、南海控股、新力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場還有多家房企處於停牌狀態。有十餘家中國涉房企業因延遲刊發2023年業績而在4月2日「集體停牌」。此前處於停牌狀態的還有8家房企。如長期停牌有可能引發退市風險。
「千億房企」的興衰
中南建設與世茂股份,兩家公司都曾是年銷售額超過千億元(約138億美元)的「千億房企」,但同時在2022年掉出千億房企的行列,再經過不到兩年時間同時面臨退市。
上述退市的企業中,還有新力控股、藍光發展、陽光城、泰禾集團等都曾躋身「千億房企」行列,但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整體下行,不得不面對退市的結局。
「千億房企」這一概念,最初誕生於2010年,當時地產巨頭深圳萬科成為中國第一家千億房企。
此後中國房地產行業經歷了十多年的激進發展,千億房企逐漸增多。至2020年,中國的千億房企達到43家的歷史峰值。2021年與上年持平。
然而2020年中共兩會定調「房住不炒」,隨後推出融資「三條紅線」及按揭「兩條紅線」等政策,加之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的爆發,以及中共極端防疫的清零政策,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期。
僅2022年一年時間,千億房企的數量一下跌去了23家,超過一半。剩下的20家,業績也大幅縮水。根據中國房地產協會數據,2023年又跌去了四成,千億房企僅剩12家。
今年還能剩下幾家千億房企現在還不好說。其實現在已經較少有人再提這個詞了,相比之下,「活下去」成為中國房企的關鍵詞。
千億房企,走過一輪興衰的輪迴:從最初的銷售業績,演變成房企們競相追逐的規模、進階的關鍵指標;而現在,伴隨著中國房地產時代的落幕,「千億房企」這個詞正在退出歷史舞台。
今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形勢仍然嚴峻,銷售額大幅降低。根據中國克而瑞地產研究最新公布的報告,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低位運行,中國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同比降低46.8%。
該報告還說,今年4月,各梯隊的銷售門檻都已降至近年最低水平。百強銷售操盤金額門檻降低47.7%,至18.5億元(約2.6億美元)。十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降低57.3%,至258.8億元(約35.8億美元)。
僅剩六地部分限購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消化存量房產」的去庫存政策,鼓勵各地放鬆對買房的限制。
5月9日,兩大省會城市浙江省杭州市與陝西省西安市均宣布,全面取消樓市限購措施。在這兩個城市範圍買房,均不再審核購房資格。而且自通知發布之日起立即施行。
杭州市的通知還包括,在杭州市取得合法產權住房的非杭州市戶籍人員,可申請落戶。
在此之前,中國多地都已全面取消限制政策,包括蘇州、南京、合肥、濟南、青島、武漢、無錫、寧波、成都、長沙等熱門城市。
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全國範圍內,截至目前僅剩六地仍有購房限制,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還有天津市和海南省。
此六地中,也已部分取消限購:廣州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已取消限購;上海也已放開外環外非本市戶籍單身購房;天津市最新的政策是,戶籍居民購買市內六區12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取消限購。
就連管制最嚴格的首都北京,都放寬了限購。4月30日,北京市下發通知提出,允許在北京擁有兩套住房的本地戶籍家庭,還可以在五環外再新購一套。這是北京的住房限購政策13年來首次調整。
但時事評論人士章天亮認為,中共政府的這些措施沒什麼作用。他在5月10日的自媒體節目《天亮時分》中說,中國人不買房子,不是因為被限購,而是因為買不起。所以即使放開限購,也不會改善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章天亮還說,中共的這一次房地產的危機要比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要嚴重的多。房地產危機正在引發金融危機,從中共政府到地方民眾,恐怕都難以在衝擊中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