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發射低軌衛星 分析:無法挑戰「星鏈」

【2025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呈工、寧芯採訪報導)近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日前發射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將低軌衛星送入太空。近年來,中共加快構建中低軌道巨型星座組網,打造中共自己的星鏈,試圖在太空與美國抗衡、博弈。專家表示,中共實施星鏈計劃是為了掌控資訊,但其技術與速度都遠遠落後於美國。

2月11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是長征八號改良型。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長征系列火箭迄今「一次可發射18顆衛星。美國的Space X使用獵鷹9型(Falcon 9)火箭,將低軌衛星送至低軌同步軌道,一次可攜行20至30顆,現已部署7000顆以上低軌衛星。美國民間太空火箭發射及衛星發展比中國的先進」。

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將軍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發射這些衛星是為了趕上美國的Starlink(星鏈),做它自己的星鏈。

2024年,SpaceX星艦火箭發射取得重大進展,將發射成本大幅度降低。其它國家的火箭發射成本,每公斤為5,000到10,000美元,而星艦如果投入太空發射使用,每公斤發射成本可降到10美元左右,這將獲得具有絕對優勢的商業競爭力。

從發射次數看,中國2024年共發射衛星68次(其中兩次失敗),遠低於預期的100次;美國Starlink去年的發射次數創下歷史新高,完成了134次獵鷹系列火箭發射。

中共改造運載火箭的目的,被認為是為了在太空加快速度部署更多衛星,與美國的「星鏈」抗衡。但是,中共的星鏈計劃幾乎是完全模仿美國「星鏈」。

「星鏈」將打破中共防火牆

馬斯克的「星鏈」技術與工程,既是中共部署低軌衛星仿製的對象,也是其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共正在外太空與美國展開激烈競爭。

所謂低軌衛星,是指在距離地球表面約160至2,000公里之間軌道上運行的衛星。這些衛星因其較低的軌道高度,具有傳輸時延小、鏈路損耗低等特點,非常適合發展衛星互聯網業務。

沈明室表示,「從馬斯克的SpaceX於2014年推出『星鏈』計劃開始,世界產業界便意識到了低軌衛星資源爭奪的重要性。互聯網星座無疑是今天當之無愧的最熱門項目,中共也想搶占先機。」

據沈明室介紹,「星鏈」計劃發射4.2萬顆衛星,截至2024年7月28日,SpaceX累計發射185批、6,805顆衛星,且發射頻率和數量都在加速。在商業化運營方面,「星鏈」服務已覆蓋99個國家,用戶突破300萬戶。

近來,蘋果手機將可鏈接「星鏈」上網成為熱門話題,這被認為將帶來顛覆性變革,因為即使沒有衛星接受器,通過與「星鏈」連接,蘋果手機也可以直接連接網絡,哪怕當地面、海底電纜或空中網絡中斷時,仍可繼續使用網絡。

低軌衛星所形成的網絡系統,將集低軌寬頻、手機直連、VDES(甚高頻數據交換系統)等功能於一體,為全球提供低延時、高速、高可靠性的衛星寬帶互聯網服務。

沈明室說,「在中國,網絡受到中共管制,但只要有『星鏈』就可以通過蘋果手機連接網絡,不受中共網絡通信限制,讓資訊更為流通。這也是極權政府管制網絡訊息最害怕的。」

中文大紀元報紙主編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衛星直接連手機的技術應該在最近2到5年內就會實現,而且是部分普及。現在連通手機的衛星,主要是低軌道衛星,現在有9,000顆左右,其中有6,000多是SpaceX發射上去的,這個(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如果智能手機連衛星真的普及,中共的網絡防火牆就失效了。

中國大約有2.4億蘋果手機用戶。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認為,中共絕不敢讓蘋果手機直接連接「星鏈」。現在中共也在應對,它也想建一個衛星系統,叫「國網」,但發展很慢。

郭君說,中共自己的低軌衛星搞出來之後,才會讓中國的手機連上自己的衛星。這樣才能加上防火牆,才能控制住資訊。

中美在占領太空戰略位置上博弈

為了占領太空戰略位置,中共由中央、地方和民營企業三方共同承擔構建通信網絡任務,力爭抗衡SpaceX。

中共的一些企業一直在研究、模仿美國「星鏈」技術進行發射。主要有: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的「國網」(GW),計劃發射1.3萬顆衛星;上海恆信衛星科技公司「千帆星座(G60)」,計劃發射1.5萬顆衛星;北京藍箭鴻擎科技「鴻鵠(Honghu)3」,計劃發射1萬顆衛星。

中共計劃至少發射5萬顆低軌衛星,期望在2030年前後成為可與美國抗衡的「航天強國」。中共2020年建成的中國版GPS「北斗」,計劃在2035年之前更新換代。中共的太空開發被認為與軍方密切相關,星網公司的執行長由軍工企業出身的人士擔任。

對於中共在太空的挑戰,歐美等國際社會感到強烈危機,德國政府曾阻止上海相關企業擴大對總部位於柏林的衛星通信新興企業的投資。

美國之音日前報導,馬斯克的「星鏈」公司,正在與中共的上海恆信衛星科技公司爭奪在巴基斯坦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的登陸權。這場競爭,不僅是巴基斯坦選擇何種技術的關鍵時刻,也反映了美中在太空領域的技術與市場的戰略競爭。

巴基斯坦擁有1.11億互聯網用戶,互聯網普及率為45.7%。這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未來市場。然而,出於地緣政治原因,Starlink在巴基斯坦的許可申請被一拖再拖。

中共與美國在太空領域此番的較量,不只停留在衛星覆蓋率及實際應用等技術與商業層面,中共還在探討可對「星鏈」直接攻擊的戰略與戰術。

美國國防部早在2021年就警告:中共的攻擊性太空技術「正在邁進」,正在對用於干擾、摧毀衛星的武器進行大規模的長期投資,推動開發具有干擾、地面動能殺傷、太空動能殺傷能力的「反衛星武器」。美國海軍少將邁克爾‧斯圖德曼(Michael Studeman)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中將會有一場舉措、對策與反對策的博弈。

對於美中這場在太空的博弈情況及未來趨勢,沈明室認為,「如果美國能夠先搶占布滿低軌衛星,將讓美國主導低軌空域衛星部署及運用,不論是未來通信科技發展或是戰場指揮管制通信運用,美國都會居於優勢地位。」

他強調說,中共在火箭及衛星設計上的科技遠遠落後美國,而且在衛星監偵、通信及遙測上可能還不如馬斯克的SpaceX。「在低軌空域上的競爭,美國遠優於中共」。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