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路小玉舊金山報導】2025年4月2日,舊金山市長羅偉(Daniel Lurie)宣布,全市公共衛生機構,將停止在公共場所發放安全吸毒用具,民眾必須接受藥物諮詢,或與相關服務機構聯繫,才能領取較安全的吸毒用具,此舉旨在引導毒癮者進入治療體系,提升康復機會,從而改善社區安全。
新政策將於4月30日生效,適用於所有由市政府資助、發放吸毒用具的公共衛生計畫,包括無菌針具及吸食工具。市長辦公室稱,此舉標誌著舊金山應對芬太尼(Fentanyl)危機的轉變。
「我們無法再接受,每天有兩人死於藥物過量的現實。現行政策,未能保障整個社區及毒癮者的健康與安全。」羅偉市長說,「這項新政策將使毒癮者更快接受治療,這是奪回公共空間的重要一步。」
舊金山公共衛生局(DPH)新局長蔡維衡(Daniel Tsai)表示,這一改革是「經過驗證的健康干預措施」,將安全發放吸毒用具,與諮詢、醫療保健及治療、康復服務相結合,才最能帶來改變。他強調:「公共衛生局,不僅要對街頭流浪者負責,也要對受此危機影響的社區的健康負責。」
「此政策能幫助舊金山拯救更多生命。」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精神病學教授基斯·韓佛瑞斯(Keith Humphreys)說,「數十年的研究和經驗告訴我們,成癮問題很少能夠自行克服,需要更積極的介入,將人們引導至治療與支持系統。」
據本報記者了解,大多數華人都讚賞此新規,他們從中看到了希望,認為羅偉市長上任後,採用一系列整治芬太尼的新政,是真正對舊金山負責。
近年來,舊金山吸食芬太尼的人數激增,相較於注射,吸食方式雖較不易導致藥物過量,且可降低軟組織感染風險,但藥物過量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幾十年前,舊金山開始免費發放乾淨的針頭等吸毒用具,以防止愛滋病的傳播。2018年,加州修訂公共衛生法,允許醫療機構發放較安全的吸食工具。
然而,羅偉強調,舊金山當前的策略並未湊效。「芬太尼改變了一切,而我們仍依賴過去的策略,這種情況今天結束。」羅偉說。
對此,舊金山愛滋病基金會(San Francisco AIDS Foundation)執行長,泰勒·特米爾(Tyler TerMeer)表示,提供安全的吸食用具,是防止人們轉向注射毒品。他擔心,新的政策可能讓許多毒癮者重新使用針具,從而增加愛滋病、肝炎及感染疾病的傳播。
市長辦公室在新聞稿中表示,作為該政策的一部分,市公共衛生局將密切監測藥物過量死亡率,及愛滋病毒(HIV)、丙型肝炎(Hepatitis C)的傳播情況,確保政策符合公共衛生目標。
此新規,是市長羅偉「打破循環」(Breaking the Cycle)行政令的一部分,該行政令著重改革應對無家可歸危機的方式,強調協調、問責與成果。其中的「百日計畫」包括:重新評估芬太尼吸食用具的發放政策,以經過驗證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為核心,輔以連結治療與康復的策略。
此外,市府應對芬太尼危機的其它措施還包括:加強執法、興建更多臨時住房、增設治療床位。上週還啟動了全新整合的街頭應變隊,由舊金山緊急管理部(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及舊金山警察局(San Francisco Police Department)共同領導,協調執法與社會服務機構的資源,以幫助無家可歸者離開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