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訊】(Mary West報導/大紀元記者王月編輯)有時候,幫助解決健康問題可能藉助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研究表明,唱歌不僅僅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興趣追求——它可能有助於改善某些疾病患者的健康狀況。
因為練習唱歌會鍛鍊到與呼吸和說話相關的肌肉,因此它可能帶來的益處包括:改善肺部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減輕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語言障礙。有些研究還指出,唱歌還能促進心理健康,因為它能改善心情。
克爾斯蒂‧簡(Kirsti Jane)就證明了唱歌具有改善心情的功效。她患有焦慮症和經前煩躁症(PMDD),這是一種嚴重的經前綜合症,可能會導致抑鬱並產生自殺念頭。
「我經營著自己的事業,但每個月有兩到三週時間被焦慮和抑鬱所困擾,令我精神衰弱,使生計無法維持。」她在給《大紀元時報》的郵件中這樣寫道,「有一段時間情況糟糕到,我每個月都會產生自殺念頭,一切事情都讓我感到焦慮,使我幾乎徹夜難眠。」
簡發現,唱歌是一個緩解焦慮的極好的方式,也有助於她控制經前煩躁症。她每週都會參加一次一對一的聲樂課,而且還參加每週一次的音樂劇團活動。
她的經歷也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無論是在淋浴時唱男中音,還是在合唱團裡唱女高音,唱歌對人們來說確實有好處。
唱歌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幫助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主要指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這些疾病的表現是呼吸氣流受阻,這是因氣道炎症、小氣道關閉、過量黏液分泌,以及氣道肌肉增厚等原因導致的。這些病理變化會造成呼吸困難,並且在運動時症狀往往會加重。
一篇發表在《BMJ開放呼吸研究》(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期刊上的綜述報告指出,唱歌在COPD患者中越來越受歡迎。該綜述審視了一個來自英國的名為「歌唱改善肺部健康」(Singing for Lung Health)計劃及其潛在益處的研究數據。英國肺部協會(British Lung Association)已培訓了大約120位領唱者,來主持「歌唱改善肺部健康」的小組課程。這些活動包括放鬆訓練、呼吸練習和聲樂訓練。所選歌曲也有助於練習呼吸控制。課程通常每週舉行一次,為期六週。
研究結果表明,儘管關於該主題的研究有限且整體質量不高,但從理論上來看,使用唱歌來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是有合理依據的。研究作者指出,呼吸與唱歌密切相關。
Ikon Recovery的內科醫生兼醫療主任安德魯‧尤素夫(Andrew Youssouf)博士在給《大紀元時報》的電子郵件中解釋了這一理論基礎。他指出,唱歌可以解決COPD中出現的一些特定的肺功能問題。
「很多COPD患者習慣於短促、淺淺的呼吸方式,這會導致呼吸困難和疲勞。」他說道。而唱歌需要進行長時間、可控的呼吸,這有助於強化橫膈膜及其它呼吸肌群,從而逐步改善肺功能和呼吸控制,讓日常活動變得更容易應對。
尤素夫博士指出,唱歌在自然狀態下就模擬了「噘嘴式呼吸法」(pursed-lip breathing),這是一種經常被推薦給COPD患者的呼吸技巧。這種呼吸方式有助於延長氣道的開放時間,減少氣體滯留,並促進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此外,唱歌還能幫助患者建立更好的呼吸節奏,在呼吸困難發作期間這種幫助尤其有益。
尤素夫表示,「雖然唱歌不能替代藥物、吸入器(inhaler)或肺部康復治療,但它是一種簡單、愉快且風險較低的活動,能夠增強肺部功能、改善呼吸控制,並提升整體健康狀況。」
哮喘與COPD有許多相似症狀,因此唱歌也可能為哮喘患者帶來類似的幫助。專業歌劇演員、Oumu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菲利普‧葉戈羅夫(Filipp Egorov)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唱歌對改善他的哮喘起到了關鍵的作用。[1][2]
「唱歌和呼吸練習讓我擺脫了對吸入器和類固醇藥物的依賴」,葉戈羅夫說,「我已經三年沒有用過它們了。」
他指出,將唱歌或其它形式的呼吸訓練納入日常生活,對哮喘患者的生活質量能有顯著提升。
唱歌對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幫助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它還會影響與說話相關的肌肉功能,導致語言障礙,例如出現聲音變小、難以大聲說話等問題。
在一項發表在《Sage》期刊上的對照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記錄了75名帕金森氏症老年患者在三個月内每月或每週參加一次唱歌課程的效果,並與未參加唱歌課程的對照組進行了對比。
結果發現,唱歌可以提升發聲強度、增加最大呼氣壓力,以及改善與聲音有關的生活質量。其中,每週參與唱歌課程的患者在發聲強度上的改善最為明顯。
唱歌有助於改善心情
當簡感到特別焦慮或經前煩躁症(PMDD)加重時,她會安排一些時間在家裡唱歌,把它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會放點音樂,唱著度過這一天。我幾乎忘我地把自己沉浸在唱歌之中。」她說。
「對於經前煩躁症,我覺得大概過了幾個星期才真正感覺到緩解;但對於普通的焦慮,我發現唱歌的幫助幾乎立馬見效。」簡表示。
尤素夫博士表示,研究表明,唱歌——尤其是團體唱歌——可以改善心情、促進身心放鬆,並增強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繫。
發表在《健康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上的一項綜述發現,無論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唱歌都與生理和心理健康有顯著關聯。不過,關於唱歌是否能降低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皮質醇」(hormone cortisol)的水平,研究結果則不盡一致。
羅德島州南縣精神病學醫院(South County Psychiatry)執業臨床心理學家霍莉‧安‧希夫(Holly Ann Schiff)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唱歌之所以能改善心情,背後有多種機理。
希夫女士解釋說,唱歌會促進內啡肽的釋放——這是一種人體天然產生的「具有快樂感」的化學物,它能帶來愉悅感,有助於讓人擁有更積極的情緒。此外,唱歌還會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幫助身體從壓力中恢復,營造一種平靜感。
此外,唱歌有助於培養專注力,因為它會讓人將注意力集中在旋律、歌詞和節奏上,從而在心理上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壓力。
「當參加團體歌唱時,它還能促進社交聯繫與社區歸屬感,而這兩者對心情的改善也非常有幫助。」希夫女士補充道。◇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Singing May Help COPD, Parkinson’s Disease, and M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