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殷瑞娜綜合報導】週三(4月23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近期在星際空間中拍攝的震撼照片,以慶祝其運行35周年。
35年前的1990年4月24日,NASA將重達24,000磅的哈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將人類帶入了充滿活力的宇宙探索時代。
NASA表示,哈伯望遠鏡「打開了一扇通往宇宙的新窗口」。迄今為止,它已進行了超過160萬次觀測,捕捉到星系、行星,以及我們太陽系的引人入勝且令人驚嘆的圖像。
在慶祝哈伯望遠鏡繞太陽飛行35年的新聞稿中,NASA表示,這架望遠鏡「是美國科技實力、不懈的科學好奇心,以及我們國家開拓進取精神的光輝成功故事」。
「它令人驚嘆的圖像激勵了全世界的人們,這些圖像背後的數據,揭示了從早期星系,到我們太陽系行星等各種宇宙奧秘。」NASA華盛頓總部天文物理學部代理主任,肖恩·多瑪加爾-戈德曼(Shawn Domagal-Goldman)表示,「它至今仍在運行,這證明了我們旗艦天文臺的價值,並為宜居世界天文臺(Habitable Worlds Observatory),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教訓,我們計劃秉承哈伯望遠鏡的精神,讓宜居世界天文臺也能提供服務。」
NASA發布的照片中,包括一張距離地球6,100萬英里的火星照片。
「哈伯望遠鏡獨特的紫外線能力,揭示了稀薄的水冰雲,使這顆紅色星球呈現出一種冰冷的景象。」NASA在社交媒體X上配文說道。
哈伯拍攝到的另一張圖片顯示的是NGC 2899星雲。在X上,NASA將其描述為「由其中心一顆溫度高達4萬華氏度的垂死恆星的輻射,和恆星風流塑造而成」。
哈伯望遠鏡觀測了約55,000個天文目標,截至今年2月,已發表了超過22,000篇科學論文。哈伯收集的所有數據均已存檔,目前總計超過400TB,是除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外,NASA天文物理任務中最大的數據集。
哈伯使天文學家能夠多次返回同一宇宙場景,觀察三十多年來發生的變化:太陽系行星的季節性變化、接近光速的黑洞噴流、恆星運動、小行星碰撞、膨脹的超新星氣泡等等。
哈伯望遠鏡捕捉宇宙的能力,不僅在視覺上令人驚嘆,也帶來了許多科學突破。在此之前,地面望遠鏡無法觀測到如此遙遠的太空,這限制了我們對宇宙年齡的估算,以及對太空的整體認知。哈伯望遠鏡能夠捕捉到深空影像,顯示早期宇宙的星系,使科學家能夠精確測量宇宙的膨脹。
哈伯望遠鏡也為暗能量的發現做出了貢獻,暗能量是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現象,並因此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