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現代人頻繁搭機穿梭國際,飛行引發的身體不適成為常見困擾。對此,洛杉磯資深中醫師李景新分享經驗,指出透過穴位按摩與簡易中醫調理法,能有效緩解高空頭暈、噁心、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有助於調整時差。

「有乘客突然呼吸困難、嘔吐,我透過按壓人中穴、合谷穴,甚至使用備用針具緊急處理,效果顯著。」李景新表示,雖然古時候沒有飛機,但對於高空中氣壓變化、速度變化與心理壓力造成的不適反應,中醫也有相應的處理方式。他多次於飛行途中協助不適乘客,靠著按壓特定穴位成功化解緊急狀況。
「人中穴」是督脈與任脈交會之處,可在昏厥或頭暈時喚醒意識;合谷、太陽、足三里等穴位則可應對頭痛、腸胃不適、過敏反應等。對於突發性過敏與氣喘,李景新建議按壓位於鼻尖的「素髎穴」,有助穩定氣息與情緒;因刺激該穴有升壓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低血壓和休克急救。
針對長途飛行常見的時差困擾,李景新建議透過泡腳、按摩腳底反射區與穴位刺激,幫助血液循環、調整睡眠節奏。他表示,使用生薑、胡椒等溫熱藥材泡腳,不僅促進下肢血流,亦可幫助腦部放鬆入眠;「很多人飛到美國或從美國返台,三五天都調不回作息,這些中醫方法可以自然啟動身體自我修復機制」。
李景新認為面對飛行帶來的不適,不必過度依賴藥物,中醫穴位按壓與生活調理,是安全且有效的輔助方式,「只要掌握正確穴位與方法,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保健醫師」。他解釋說,中醫「養生」並非指生病才治療,而是著重於「未病先養」,透過整體調理使身體與自然和諧統一。
李景新表示,陽光、空氣、水是養生的基礎,而提升「正氣」是預防疾病的關鍵。中醫也講究「藥食同源」,強調食物的療效,瞭解食物的寒、熱屬性並適量攝取,即能讓身體保持最佳的動態平衡、回歸自然健康的狀態;千萬不要盲目進補,飲食宜順應自然節氣。
他也提醒,近日季節交替,洛杉磯氣溫忽冷忽熱,民眾要根據氣溫變化靈活調整穿著;並注意適量補充「水分」,尤其在炎熱天氣下,更應避免過度貪涼,選擇「溫熱」的飲品可能更利於解渴和健康。此外,保持「心定神閒」,調整生活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即可達到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