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4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許多人認為「學藝術不能當飯吃」,但從旅美畫家陳文石身上,人們會發現「不學藝術,可能會沒飯吃」。繪畫是陳文石的終身職志,但他也能放下藝術身段,捲起袖子在烈日下打工賺錢;旅美後陳文石一度轉行當起「油漆陳」。在投資地產與股市收穫豐碩後,他又致力推動台灣民主化,追求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藝術也能當飯吃
1943年出生於宜蘭鄉下的陳文石,自小就喜歡塗鴉,四合院的白灰牆壁與晒榖場,都是他的畫布。陳文石的雙親是受過日本教育的知識分子,他從小就喜歡閱讀家裡彩色的《世界美術全集》。其父因「228事件」避逃台東山區,後來杳無音訊,家境也因此陷入困頓。
因母親多病,陳文石初中畢業就開始打工賺錢幫助家計,16歲時以全國最年輕之姿入選「台陽美展」及「全國美展」後,他聲名大噪,於是他便以繪畫為生;當時每個月收入約三四千元台幣(下同),生活還算不錯。
服完兵役後,陳文石以23歲高齡入學復興美工,白天上課,下課後兼差從事室內設計。因要負擔家計及妹妹的學費,經濟壓力頗大。
他笑說:「那時我岳母都不敢把女兒嫁給我,想要拿掃帚把我趕出門。」因勤奮工作、省吃儉用,陳文石兩年後存到了第一桶金,在台北郊區社子買了一棟四萬元的透天厝;27歲那年,陳文石已存夠一家人幾年的生活費,還花了22萬在台北市民生東路買下第二間房子。
陳文石回憶,當時台灣經濟發展剛起步,很缺室內設計人才,他在業界逐漸闖出名氣,委託的設計案件應接不暇,生活也因此逐漸富庶。30歲的陳文石在台北購買了兩棟房子後,才敢安心迎娶妻子成家,然後入學就讀師大美術系。
陳文石與賺錢之神邱永漢合作
1970年代,陳文石與當時被譽為「股神」「賺錢之神」的台灣裔日本實業家邱永漢合作,生產台灣最早的組合家具,同時也製造高級歐式家具,其產品成為當時台北最高檔家具的代表。
陳文石回憶:「當時旅居日本的邱永漢回台灣,在報紙上鼓勵年輕人創業。我去找他投資,我們一拍即合。」當時邱永漢在台南新市的工業區廠房,因為1971年的石油危機變成蚊子館,正好成為「邱永漢關係企業求美家具」的工廠。
那段時間,陳文石除了要到師大上課,每週還得去台南驗一次貨。雖然當時還沒有共享經濟Uber的概念,但每當他要去台南,就會先到台北車站招攬生意,戴著四個客人一同南下。陳文石多半是下課或下班後晚上10點出發,抵達台南大約凌晨5點,他就在車上睡覺,早上8點再去巡視工廠;然後返回時又去台南車站載客北上。他一趟來回收入四千元,已是當時普通工薪階層二個多月的薪水。
出國考察旅遊時,陳文石也會事先作研究,了解當地的特色發展,然後藉此做雙向生意。他說:「這些都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機運,我出國不但沒花錢,還能有錢賺。」與邱永漢合作生產家具,因物美價廉,讓陳文石賺了不少錢。他也從邱永漢身上學到了經營及節約成本之道。
不過,陳文石隨邱永漢投資大明紡織公司股票賠了200萬,他說:「換算當時的幣值,約等於現在的200萬美元。」此次慘痛的教訓,讓他了解到「股神也會有失神」的時候,他反省自己是因不夠深入了解該公司的經營團隊,盲目跟隨,所以損失慘重。
師大畢業後,陳文石受聘為文化大學講師,教授室內設計課程,這也是開台灣室內設計學之先河,他說:「在當時,台灣人普遍都還很貧窮的時候,我算是打破了學習美術會餓死的魔咒。」
社會政治穩定 藝術才有發展空間
1979年,美軍退出台灣的前一年,陳文石的妻子擔心台海出現危機,所以夫妻倆赴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考察,獲得居留權護照以備不時之需。途經洛杉磯時,拜會了南加民主運動活躍者許丕龍,夫妻倆很喜歡美國自由的環境,於是決定移民美國。陳文石笑說:「沒辦法,我太太怕共匪,而我怕太太。」移民讓他錯過了台灣經濟成長最好的時機,但也成就了不同的事業。
許丕龍是知名歌手許景淳的父親,也是蔡英文的三姊夫。因許丕龍的緣故,陳文石結識了不少關心台灣前途的海外人士,也開始參與、關心台灣民主改革,他說:「這成為我一生中很有意義的活動。」陳文石體悟到了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名言:「要有第一代的政治軍事,才能有第二代的商業,後有第三代的藝術。」他深切感受到台灣人必須要關心政治問題,唯有政治穩定了,藝術才有發展空間。
「油漆陳」買土地蓋旅館
賤賣台北房地產移民洛杉磯後,陳文石改行當起了油漆房子的工人,大家都稱他為「油漆陳」。藉由當時在小東京日本銀行上班的卓敏忠介紹,他獲得了很多工作機會。存有幾千美元小錢後,他就去洛杉磯市政府財稅局購買欠稅的法拍土地,賺到了一些資金。
累積資金後,陳文石也開始買舊公寓,整修、加建後轉賣。當時很多台灣移民在南加州投資旅館業致富,但他因資金不足,所以決定從新建旅館著手。他發現新建旅館與市場賣價約有1/3的利潤空間,於是開始研究旅館業,為此還開始選修旅館餐飲業管理課程和修習房地產業人士的相關執照。
至今仍保持良好閱讀習慣的陳文石,在工作之餘利用時間讀書學習,他先後就讀於帕薩迪納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以及洛加大(UCLA)等多所學校,並考取了建築工程人員執照,當起了房屋維修、建築工程的包工。
1984年,陳文石用8萬美元買了第一塊空地,在聖蓋博大道(San Gabriel Blvd)與10號高速公路出口,建造了第一個26單位的小型汽車旅館,此後就在各地增建不同單位的大小旅館。那段時間,他每日工作逾十小時,同時還修習南太平洋大學(South Pacific University)的函授商業碩士學位課程,常常在華氏114度的大太陽下工作。
投資期貨股市起落 房地產最穩當
陳文石的人生目標始終是想當一名畫家,因此他計劃將賺得的錢作為純投資用,以儘早使財富自由,不再為生計奔忙。
1982年,銀價從每盎司50美元跌至每盎司4.86美元,陳文石以房子抵押貸款,投資期貨市場,半年後銀價漲至12.6美元,他賺了50萬美元。當時華爾街金銀投資理財專家預期銀價會上升至20美元,結果市場開始下跌,陳文石快速出場,小賺了一筆利息錢。那次的投資經驗,讓陳文石了解到,期貨是生產廠商的避險工具,不是一般人投資的工具,也發現專家的話不可盡信。
1988年,陳文石看中泰國的新興開發市場,投資股票賺了數倍的利潤。他發現很多市場分析專家都太重視短期目標,陳文石認為好的股票必須要長期持有才能夠真正賺到錢。儘管多年來投資有虧損、失誤,但陳文石投資土地確實賺了些錢,他還買了兩塊土地用於公寓住宅規劃設計案出售,賺些退休資金。他說:「只要天時、地利對的話,做房地產業儍瓜都可以賺錢。」但他分析,房地產業有景氣循環,投資需調查研究,除了觀察長期趨勢,也要注意短期的波動。他套用邱永漢投資的名言:「投資十次賺了六次以上就可以了。」
推動台灣民主化 提升台灣能見度
1990年,陳文石的母親病危,他返台就近照顧。他投資的一些科技企業如台積電等都開始陸續上市,這也使陳文石帶回台灣的資金,六年內增長了十倍。那期間,陳文石支持「全民衞視」「望春風出版社」為了台灣的民主自由及文化的深耕而努力。
2005年,陳文石接任全僑民主和平聯盟世界總盟的理事長一職,這是一個全球88個國家及地區有支盟的團體,他因此也認識了很多關心台灣民主化運動的朋友。面對中共政府打壓,陳文石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平台。2008年,時任大洛杉磯台灣會館董事長的陳文石負責承辦「台灣文化節」,他在兩天聚集了十萬人潮參與的盛會,打破台灣人在海外舉辦活動的紀錄。
儘管已年逾古稀,但陳文石相信人生70才開始,仍積極參與許多活動。近日於洛僑文教中心舉辦「台美藝術交流展」,展出台灣不同世代畫家們的作品;此次展覽,除展現台灣藝術發展歷程變化的作品外,也使人們認識到唯有突破專制框架,才能出現真正美好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