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Gregory Copley撰文/信宇編譯)11月19日,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當選為阿根廷總統。這可能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變阿根廷的經濟命運,不過,這無疑證實了共產主義中國在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影響力遭到進一步戰略挫敗。
這是中共黨魁習近平近幾週和近幾個月來在世界各地遭遇的一系列挫折中的最新一次。就在上月中旬於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對美國展開魅力攻勢外交,尤其與美國總統喬‧拜登的會晤達到高潮,然而這次會晤的可見成果隨即化為烏有。
米萊的當選使中共政權多年來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發展戰略關係的苦心經營付諸東流,而這種關係對中共的軍事太空計劃和進入南極洲的進攻性戰略至關重要。即使米萊政府無法取消中共對阿根廷領土的治外法權要求,擴大這些要求也肯定會困難重重。
中共政權在阿根廷擁有幾處重要的域外領地,而阿根廷人不得進入,這些領地在北京的軍事和全球定位系統太空項目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根據這些基地的條約條款,如果布宜諾斯艾利斯試圖終止中共在阿根廷的基地,中共可以根據條約收回對阿根廷的貸款。
然而,即使假定中共政權在其衰弱的狀態下仍有經濟能力繼續其目前針對台灣和西方的戰略行動,中共政權通過在歐洲-大西洋地區引發軍事擔憂來挾持英國和美國軍隊的陰謀,現在看來也已大打折扣。
米萊在競選中和獲勝後都公開重申了阿根廷的基本政策,即英國目前據有的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阿根廷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簡稱馬島]理應歸還給阿根廷。然而他明確表示,在福克蘭群島問題上,軍事衝突不是阿根廷的選項,外交談判是唯一的途徑。對此,英國政府立即拒絕接受阿根廷對這些戰略要地島嶼的主權要求。
他清晰明確地對外發出了結束阿英軍事對抗的信號。即使本人願意,他也無法更明確地表達對福克蘭群島的「不戰」立場。因此,為了滿足阿根廷選民的要求,他說了他必須說的話。英國國防大臣格蘭特‧沙普斯(Grant Shapps)就英國對福克蘭群島的永久主權亦發表了他份內應該講的話。
與此相對,北京一直在推動現任總統阿爾韋托‧安赫爾‧費爾南德斯(Alberto Ángel Fernández)領導的政府升級對福克蘭群島的軍事壓力,並強硬地重申阿根廷的主權要求,以脅迫英國在歐洲-大西洋地區保留主要防禦力量,以應對這種突發事件。這將有助於減少英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和針對中共的兵力部署。
然而米萊候任總統對於振興阿根廷經濟和戰略地位的計劃又是什麼呢?
他面臨著一個重大障礙,那就是他無法掌控眾議院和參議院。我們必須預料到,即將離任的貝隆黨人(perónista)們會竭盡全力破壞米萊提出的改革方案。如果有人將米萊與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相提並論,那麼他就需要承受來自貝隆黨人狂風暴雨般的攻擊,就像川普前總統從美國民主黨和華盛頓官僚機構的聯合體那裡得到的待遇一樣。
這一點應該可以從選舉得票中看得出來。米萊在選舉中擊敗了貝隆黨籍前經濟部長塞爾吉奧‧馬薩(Sergio Massa),儘管馬薩和他領導下的機構曾造成超過140%的通貨膨脹和阿根廷比索的絕對崩潰,然而他仍然能夠贏得約44%的選票。這顯示了一個嚴峻的政治現實,即黨派忠誠往往超越了個人利益。
因此,阿根廷人於10月22日前往投票站選舉總統、副總統、眾議院257個席位中的130個席位、參議院72個席位中的24個席位,以及大部分省份的省長。最初的總統候選人名單有五名候選人。由於沒有候選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因此按照要求在11月19日舉行了第二輪總統選舉。在第一輪選舉中遭到淘汰的候選人有前安全部長帕特里夏‧布爾里奇(Patricia Bullrich)、科爾多瓦省省長胡安‧希亞雷蒂(Juan Schiaretti)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國民代表邁里安‧布雷格曼(Myrian Bregman)等。
因此,第二輪選舉由來自祖國聯盟(Union for the Homeland,也就是貝隆黨)的51歲的馬薩,和來自自由進步聯盟(La Libertad Avanza Alliance)的53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國會議員米萊角逐。在第一輪選舉中,前者獲得了36%的選票,後者獲得了30%的選票。
然而,在第二輪選舉中,因為阿根廷岌岌可危的經濟狀況造成影響應歸咎於即將卸任的貝隆黨人政府,尤其是馬薩領導下的經濟部,導致米萊和他的競選夥伴維多利亞‧比利亞魯埃爾(Victoria Villarruel)獲得壓倒性勝利。他們共贏得了20個州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而馬薩及其競選夥伴奧古斯丁‧羅西(Agustin Rossi)只贏得了3個省份。
整體而言,米萊最終獲得了55.69%的選票,而馬薩獲得了44.31%的選票。因此,米萊和比利亞魯埃爾獲得總統大選,定於12月10日宣誓就職。在此之前,米萊說他將訪問鄰國烏拉圭討論關稅問題,在宣誓就職前還將訪問紐約和以色列等。
由於無法控制聯邦議會,米萊提出的更為激進的改革建議將面臨議會的強烈反對。在可能的情況下,他將不得不利用行政命令來規避國會,以實現他的諸多改革理念。
種種形勢表明,在可能的情況下,中共將積極利用其廣泛資源支持貝隆黨人,以牽制米萊行政團隊。
鑒於美國將於2024年舉行總統大選,而現任政府不願意支持米萊,原因很簡單,米萊被視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總統的盟友,被稱為「阿根廷川普」,因此米萊可能不會得到華盛頓的公開支持。
而在整個南美地區,米萊政府也不太可能贏得廣泛支持,因為南美大多數政府與中共關係密切,反對米萊倡導的自由市場經濟。如果川普前總統在2024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獲勝,可能會給米萊政府帶來一些支持,而中共在西半球影響力的崩潰或者收縮,亦有可能會給米萊政府帶來一些動力。
與此同時,可以預見的是,米萊政府可能會首先對經濟實行部分美元化,允許官方使用美元,以幫助穩定市場。他還可以利用阿根廷目前極低的勞動力成本和較高的教育水平,吸引外國投資者對製造業進行投資。
從綜合的戰略角度看,阿根廷大選應被視為2023年終結中共全球影響力擴張的重要事件之一。
作者簡介:
格雷戈里‧科普利(Gregory Copley)是總部設在首都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Association)主席。他出生於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勛章獲得者、企業家、作家、政府顧問和國防出版物編輯。他的最新著作是《21世紀的新全面戰爭和恐懼大流行的誘因》(The New Total War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Trigger of the Fear Pandemic, 2020)。
原文:Argentina’s Elections: Another Blow for Beijing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