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綜合報導】根據身份盜竊資源中心(Identity Theft Resource Center)的最新報告,2023年,與求職相關的詐騙案件,比前一年激增了118%。
6月26日,身分盜竊資源中心發布了「年度身份趨勢報告」,指出身分犯罪領域發生了許多變化,其中最顯著的是職業詐騙的急劇增加。儘管2023年報告的總詐騙案件數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8%,但招聘詐騙案件卻同比增長了118%。
報告稱,騙子通常假扮成招聘人員,發布利用AI生成虛假的工作廣告,來吸引求職者,並在所謂的面試過程中,竊取他们的个人和财务信息。
報告還稱,這些虛假的職位常見於領英(LinkedIn)等知名招聘網站,使得真偽難以分辨。而AI的進步和遠程工作的增加,是導致求職詐騙增加的主要原因。AI工具能夠生成看似更真實的職位列表和招聘信息,而疫情時期遠程工作的興起,也使得求職者更習慣於完全數字化的交易。
報告還表示,一旦求職者相信了詐騙面試,面試過程就會「從原始平臺轉移到電子郵件、短信、視頻會議,或第三方應用程序」,並被告知需要填寫文件並提供身分證明。
身分盜竊資源中心指出,提供敏感的個人信息進行身分驗證,例如駕駛執照,或者提供社會安全號碼,和直接存款信息以證明在美國工作的能力,通常是新工作入職過程的一部分,因此求職者會認為,向騙子提供這些信息是安全的。
該組織還表示,受害者通常在分享信息後,才會對招聘產生懷疑。這通常發生在他們定期收到公司的消息後,突然失去了聯繫,或者被要求提供ID.me的登錄信息時。
儘管報告顯示,就業詐騙僅占所有身分詐騙的9%,但身分盜竊資源中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伊娃·貝拉斯克斯(Eva Velasquez)表示,這類詐騙是一個「新興」威脅。
報告寫道:「身分詐騙在外觀、表現和信息傳遞上的快速提升,幾乎可以確定是因為引入了AI工具。這些AI工具幫助精緻化詐騙話術,使其更具可信度,並彌補了語言使用中的文化和語法差異。」
在虛假的招聘或面試過程中,求職者可能從未見過真人,只是通過短信或WhatsApp消息,與所謂的招聘人員互動,貝拉斯克斯說,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危險信號」。
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數據,就業和商業騙局造成的損失,在2022年高達3.67億元,同比增長76%。而個人受害者的損失,通常會達到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