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少年「踢」出雙金人生

【2025年07月03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今年5月,在台灣舉辦的「世界壯年運動會」(World Masters Games)上,一位台裔美籍的跆拳道國手成為焦點。44歲的王聲豪(Justin Wang)在跆拳道品勢男子個人與男子團體項目中,一舉奪下雙金。這位從小主修音樂、身形孱弱、曾視體育為畏途的少年,究竟是如何走上跆拳之路,並將其視為志業、刻苦堅定練習近25年的呢?

王聲豪(中)與隊友齊心協力,在男子團體U50競賽組比賽中摘金。(王聲豪提供)
王聲豪(後排右二)與美國代表隊參與世壯運的部分成員合影。(王聲豪提供)

從被霸凌到習武自保:一場公車上的轉捩點

在台灣出生長大的王聲豪,童年是個音樂班學生,主修鋼琴與電子琴,也參與合唱團,體育對他來說幾乎是完全陌生的領域。然而,命運在15歲那年發生了轉折。一副文弱書生模样的王聲豪在公車上遭遇霸凌,這讓他下定決心要強身自保。「其實一開始真的只是想不再挨揍。」他笑著回憶。

從一名對運動一竅不通的學生,到靠著不懈意志自學拉筋、劈腿,王聲豪展現了驚人的毅力。16歲舉家移民來到美國後,他仍積極尋找道館,從空手道轉戰跆拳道,真正展開系統性訓練。

大器晚成:苦練十年 站上世界舞台

相較於大多數選手從小開始訓練,王聲豪在16歲才正式進入道館。起初,他是道館裡「年紀最大、底子最差」的學員,但這並未讓王聲豪氣餒,反而將這份劣勢轉化為動力。「我那時候什麼都要從頭來,但也因為年紀大了,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要學什麼,因此進步得很快。」憑藉苦練與堅持,王聲豪在28歲那年首度入選美國代表隊,參加世界品勢錦標賽。

2025年6月27日,王聲豪分享自己在世壯運摘下雙金的經歷。(徐曼沅/大紀元)

「那是我的人生轉捩點。」雖然成績來得晚,但王聲豪多年的努力終於看到了回報。他說:「我只是比別人晚10年開始,但花了同樣的10年達成目標。」

從2009年迄今,王聲豪共12度入選美國跆拳道代表隊,參與了6次世界品勢錦標賽。他表示,跆拳道是全球學習人口第二大的運動,僅次於足球,各國投入資源積極,尤其韓國、台灣與東南亞地區實力堅強;早年品勢項目仍在起步階段時,美國選手常在與亞洲選手的對抗中吃虧,「但我們也一直在追趕」。

戰勝歲月:跆拳道品勢的「耐力戰」

與跆拳道「對打」項目依體重劃分不同,跆拳道「品勢」主要依年齡分組,這讓選手即便年過40仍能持續參賽。「過了30歲後,比的是誰老得慢、誰維持得久,這是一場耐力戰。」王聲豪表示,品勢是一種講求動作標準與協調的運動競賽形式,所以品勢的年齡分級制度讓許多選手即便過了巔峰期,仍可延續體育生涯。

跆拳道發源自韓國,於2000年正式成為奧運比賽項目。早年韓國隊在品勢領域具有主導地位,但如今隨全球水準提升,各國選手實力已逐漸縮小差距。王聲豪鼓勵年輕選手兼顧學業與運動,強調自己全心投入跆拳道的方式並不可取,成功除了努力還有運氣與家人支持等各種因素。

談到自己為了練習跆拳道逐漸放棄學業的方式,王聲豪表示自己是個特例。他不鼓勵學生複製這樣的道路,反而常提醒他們:「學業要先顧好。」他本人除了與父母充分溝通、獲得家人支持,同時也咬牙克服許多逆境、完成了基礎的學業。

圓夢台灣:與家鄉選手攜手奪金

此次參與世界壯年運動會,對王聲豪而言是一場「圓夢」之旅。世界壯年運動會的賽制允許團體賽成員跨國組隊,王聲豪與兩位台灣選手組成團隊,完成了長年無法在正式比賽中合作的夢想。

「這次比賽對我意義重大。」王聲豪說,回到出生、成長的台灣,與過去在國際賽的台灣代表隊「對手」組隊,讓他有種參加「同學會」的感覺;這些國際體壇的老友們,在世界壯年運動會中揮灑汗水、展現技藝,而輸贏似乎不再那麼重要。

「我們當然還是想要贏」,但他表示,這種與過去競技者合作的機會更加珍貴。從一介文弱書生為免遭霸凌而開始鍛鍊體能,到代表美國拿下金牌,王聲豪憑藉「堅持到底」的精神,成為桃李滿天下的跆拳道教練。他不僅是為自己人生奪冠,也鼓勵所有年輕人,不要放棄夢想,砥礪前行。◇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03 14:57 | 修改:2025-07-03 14: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