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與印刷機:方氏姊妹40年創業傳奇

【2025年07月18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手機點餐、網絡行事曆,當今人們越來越習慣電子化生活,不再使用菜單與掛曆,但在洛杉磯,仍有一家華人印刷業者始終堅持初心,兢兢業業耕耘40年,廣獲社區讚譽。來自廣東順德的方家三姊妹,在聖蓋博谷地區經營美廉印刷(Fong’s Printing and Graphics),不僅是華人餐館的好夥伴,也是許多洛杉磯華人童年的記憶。

在南加州華人社區,像方丹妮這樣的企業主並不多見。從新移民到開創事業,四十年的堅持與陪伴,參與了整個華人餐飲業與印刷業的變遷,方家三姊妹在柔斯密市(Rosemead)不只是經營一間公司,也見證了整個一個時代的記憶。

7月12日,美廉印刷慶祝創業40周年,柔斯密代理市長珊卓拉·阿門塔(Sandra Armenta)、蒙特利公園市市長吳紹榮(Vinh Ngo)和市議員羅霈霆(Henry Lo),還有核桃市市議員伍立倫(Alan Wu)、羅美寶(Kaylee Law),以及加州聯邦眾議員趙美心(Judy Chu),都親自到場祝賀,並頒發褒獎狀。

2025年7月12日,美廉印刷舉辦成立40周年慶祝會,核桃市市議員伍立倫(左二)、羅美寶(右三)頒贈方丹妮(左三)三姊妹賀狀。(徐曼沅/大紀元)
2025年7月12日,加州聯邦眾議員趙美心(中間著粉色上裝者)表彰美廉印刷在聖蓋博谷地區40年的努力。(徐曼沅/大紀元)

在南加州華人社區,方丹妮和美廉印刷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回憶起四十多年前初到美國的情景,她笑說:「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1980年代,方丹妮初來乍到洛杉磯,前途茫然未卜。偶然間,她看到有印刷店要頂讓,因在廣東時她就是學印刷專業,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接手公司。

一開始,美廉印刷只有800平方呎的小小空間,方丹妮一個人承包了印刷、銷售等所有業務。後來兩位妹妹也陸續來到美國,姐妹三人一起努力經營公司,從最簡單的黑白印刷、單色印刷,到彩色印刷、設計服務,公司逐步擴大業務,涵蓋海報、菜單、宣傳單等各類印刷需求,做到了一條龍服務。

方丹妮回憶,美廉印刷從創業初期便與餐飲業結下深厚淵源。因為她的先生早年在餐廳當廚師,認識了許多業界朋友,大家彼此介紹、牽線合作,美廉印刷自然成為不少中餐館的印刷夥伴。

最鼎盛的時候,幾乎整個大洛杉磯地區的中餐廳業者都是美廉印刷的客戶。方丹妮笑說:「洛杉磯哪家中餐廳賣什麼、菜單長什麼樣,我大概是最清楚的人。」

除了印刷菜單,美廉印刷也參與過《中餐通訊》的出版,這是當年華人餐廳的廣告與資訊平台。「那個時候我們就有一個理念,希望幫助中餐業提升形象。餐廳的菜單要設計得漂亮,客人看了容易點菜,對餐廳的生意也有幫助。」方丹妮說,從早期的中小餐館,到後來的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等連鎖品牌,幾乎南加州的大小餐館、甚至外州的華人餐飲業者,都找過方式姊妹合作。

談到經營成功的祕訣,方丹妮認為,關鍵就是「堅持」與「誠信」,即使印刷業不如過去繁榮,她仍然選擇繼續經營、服務社區。「做生意就是要讓客人滿意,事情明白做,品質要好。」她說,「我們做了四十年,客人一直回來找我們,是因為他們相信我們。」

隨著科技發展,餐廳的菜單逐漸改成QR Code掃描,紙本需求也大幅減少。方丹妮坦言,這些年確實面臨轉型的挑戰。

「以前大家都需要紙本菜單,現在很多都改成線上點餐了。」但她說,美廉印刷還是會根據客人的需要去調整,例如現在客人可能只需要印一兩本的樣本菜單,或者做一些海報、小量印刷,他們都可以接單。

公司的機器早已升級到可以靈活處理大小批量訂單,無論是十張、二十張海報,還是特殊尺寸的印刷品,都能迅速完成。

儘管美廉印刷的規模不大,部分員工也是兼職,但家庭作坊的工作靈活、彈性。方丹妮說:「客人有需要,我們還是會繼續服務。能夠做到四十年,其實也是一種福氣。」該公司期待邁向50周年,隨著時代變遷轉型,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18 17:57 | 修改:2025-07-18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