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學生打造既可飛行又能潛水的無人機

【2025年07月25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丹麥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的幾名學生製作了一架3D列印的兩用無人機,可以從在空中飛行順利過渡到在水裡游泳,堪稱無縫接軌。這為不同領域的應用打開了大門。

該校主導近海無人機和機器人研究的副教授杜爾德維奇(Petar Durdevic)在領英(LinkedIn)網站上發文說,科帕奇(Andrei Copaci)、茲維加沃(Mikolaj Dzwigało)、科瓦爾奇克(Paweł Kowalczyk)和謝羅基(Krzysztof Sierocki)等4名本科生成功通過了學士論文答辯。

這些學生還將其大膽的想法轉變為可運行的無人機原型,這是一架能夠在空中飛行和潛入水中的混合型無人機。在變距螺旋槳和防水結構的協助之下,這架無人機可以在天空與海洋之間進行無縫過渡。

他們僅僅花費兩個學期的時間就完成了這架無人機的設計、製造和全面測試。它為開發具有海上檢查、環境監測和搜救功能的無人機開啟了大門。

科帕奇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展示他們如何測試這架無人機的短片。只見它在一個大水池旁起飛,接著迅速潛入水面下。它在水面下游動幾秒鐘,然後直接躍出水面再次飛行。整個過程看起來相當流暢。

(點擊這裡可以看這段短片)

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網站報導,這4名學生都在研究應用工業電子技術。他們藉由變距螺旋槳實現了從空中到水中的過渡。變距螺旋槳的葉片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旋轉以適應這兩種不同的環境。

這些學生以電子郵件告訴生活科學網站說,這架空中水底無人機標誌著機器人技術的一大進步。這表示變距螺旋槳的使用可以讓個別無人機在空中和水中有效運行。

他們首先創建了無人機模型,接著設計了變距螺旋槳系統。當這架無人機飛行時,螺旋槳的葉片角度較大,以產生更多氣流。當它在水中時,螺旋槳的葉片角度較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阻力並提高效率。而螺旋槳還能提供負推力,以增強水下機動性。

該團隊使用3D列印機和電腦控制的機台(另一種自動化製造設備)來獲取打造無人機所需的零件,並使用客製化軟件來設計無人機所需的程式。最後,他們開始進行測試。

這些學生說:「我們對無人機從水中到空中的無縫轉換感到驚訝。」

這架新型無人機目前只是一架原型機,但這種技術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潛力,從緊急應變到戰爭等領域都能應用。這些學生說:「其中一些應用包括軍事、船舶檢查、海洋探勘和搜索救援。」

這並非世界上第一架水空兩用無人機。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2015年也開發出可執行類似任務的水空兩用無人機原型機。

(點擊這裡可以看這些研究人員測試無人機的短片)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25 17:58 | 修改:2025-07-25 17:5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