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林若水舊金山報導】7月25日(星期五),台灣僑務委員會搭橋計劃代表團劉岱欣和莊雅淑主任率12台大學生,到金山致公總堂參訪。
致公總堂梁國維會長及黃民強副會長,英文秘書楊海平等數位元老共同招待了來訪學生,並向他們介紹了致公堂的歷史以及一些文物。
梁國維會長告訴學生們,這裡展覽的有些是複製品,真正的藏品實際上都妥善保存在一個保險庫裡,那是由炸彈處理小組協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大部分的歷史資料。這樣做是以防萬一,比如被盜或發生火災之類的情況。他表示非常歡迎學生們的光臨。

梁國維會長為學生們介紹致公總堂的歷史文物(林若水/大紀元)
楊海平秘書長代表致公總堂致詞歡迎來訪的學生,見證這段跨越三百年的歷史傳承與精神信仰。
2016年加入洪門致公總堂的楊海平秘書長介紹,當時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處理洪門成立以來的四千多件歷史文物。文物包括許多孫中山與洪門往來的物品;也包括北洋政府的軍頭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與洪門來往的信件,這些文物不光是屬於洪門,這是先僑們的奮鬥史,後來,洪門將這批文物捐贈給美國伯克利加大東亞圖書館。
有學生指著牆上的五幅三角旗 ,詢問其歷史來源。

洪門的紅、黃、藍、白、黑三角旗,對應中華革命軍旗的五種顏色。(林若水/大紀元)
楊海平秘書長講解說:「 洪門的起源,可追溯至清初反清復明運動。我們的祖先,在康熙年間創立清文堂,後來形成五房分堂體系。這五房象徵五個革命單位,分別以黑、紅、紫、白、綠五色代表,後來轉化為紅、黃、藍、白、黑,對應中華革命軍旗的五種顏色。我們洪門二房,至今仍以禮儀傳承、文化堅守為志業。」
他還告訴大家,「在歷史的長河中,洪門從來都不是黑社會。致公堂從未參與暴力行為,許多誤解來自清末與移民初期的社會動盪與堂鬥事件。然而,透過他長年來的研究與報紙資料佐證,清楚可見,致公堂從未以暴易暴。 」
「洪門與中華民國的淵源深厚。從孫中山、黃興、蔡鶴、陳炯明、蔡平凱等革命志士,無不是洪門的兄弟。可以說,有洪門,才有中華民國。今天,全球多數洪門組織已逐漸與中共靠攏,唯有我們堅守中華民國、堅守青天白日旗的精神,從未改變。」
「我們不是反中,而是反對專制。我們追求的是民主、自由、法治與民族的尊嚴。我們相信,中華民國是一道照亮中國的鏡子,也是未來的希望。」
「今天也特別感謝僑務委員會與金山灣區僑會中心劉主任的安排,讓青年朋友們能親身接觸這段歷史。透過這樣的參訪,我們希望將洪門精神與中華民國的歷史,傳承給下一代,讓更多人了解這段被誤解、被忽視,卻至為重要的歷史篇章。」
「我們也歡迎大家多與洪門兄弟交流提問,一起守護這份文化與信念。」
致公堂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這裡保存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物,如當年孫中山先生用過的書桌和椅子,以及當年孫中山先生用過的保險櫃。

當年孫中山先生用過的書桌和椅子。(林若水/大紀元)

當年孫中山先生用過的保險櫃(林若水/大紀元)
來訪學生表示,參觀致公堂有一種濃縮的歷史感,學到很多,很開心。
有一位人們尊稱他阿公的先生, 告訴本報記者,他花了十多年,幫忙研究和整理那些歷史文件,有幾千份的書信,以前都是放在一個箱子裡,這些珍貴資料目前收藏於伯克利大學東亞圖書館,他們以嚴謹的方式保存這些歷史文獻,但也面臨語言、拼音與古文無標點的挑戰。尤其許多信件來自台山地區,使用地方音譯,例如說一個地方叫梭巴,這個地方是什麼你真的猜不到。就是El Paso,在Texas,El Paso叫梭巴。聖荷西叫山多西,你怎麼猜得到呢?這些細節不僅體現語言演變,也見證了華人先民的艱辛足跡。
阿公也講解了洪門為什麼被人看成是黑社會的歷史原因。因為洪門成立於清朝末1674年,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一個秘密組織,對明朝來說,洪門是抗清英雄。但是清朝坐穩江山以後,洪門就是叛逆、叛黨,成了被清政府抓捕的對象,即便是逃難到美國的洪門中人,當時也是不被美國政府理解的,因為是被清朝政府抹黑的組織。
黑社會的傳說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因為19世紀末期,有一個堂鬥階段,大約有幾十年的時間,互相殺。無非因為生意,欠債,女人等等,阿公說:「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查看舊報紙,從1864年開始,報紙上沒有致公堂殺人的報導。有些殺人犯是已經離開致公堂的人,就是這樣。」
致公堂原名洪順堂,成立於1848年。 1879年在舊金山市政府註冊「非牟利機構」,因受到當時的駐舊金山清政府公處阻撓,才改名「致公堂」1949年後,位於美國舊金山的致公總堂至今仍支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聲援華人民主運動,現任盟長為趙炳賢。
本年度金山灣區台灣青年海外搭橋計畫於7月23至31日舉行, 來自台灣大專院校大學生12人前來見習,見習城市以舊金山灣區為主, 活動內容包括認識政府駐外工作,參訪校僑團台資企業,僑訪校、台灣華語學習中心及台裔民選官員,並與FASA學園、僑團台資企業,僑訪校、台灣華語學習中心及台裔民選官員,並與FASA學園及當地青僑,相當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