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報導】近日奧克蘭接連爆發槍擊案件,其中知名的美式足球傳奇教練約翰·比姆(John Beam)不幸遭槍殺,引發社區震動。多名社區倡議人士於 11 月 18 日(週二) 齊聚奧克蘭市府大樓前,呼籲市府擴大部署公共安全攝影機與科技設備,以遏阻犯罪、強化城市治安。
比姆生前是灣區最具影響力的足球名教練之一,曾帶領 Skyline 高中奪下 15 座聯盟冠軍、11 座分區冠軍及 4 個全勝球季,並在 Laney College 多次闖入碗賽。他一生致力於培育人才,送出逾 100 名 NCAA Division 1 球員與 20 多名 NFL 球員(其中七人曾出戰超級盃),Laney College 球隊更長年維持 90% 的畢業與轉學率。
當天集會由社區參與聯盟(Coalition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奧克蘭公共安全聯盟(Oakland Alliance for Public Safety)及 Asians Unite 共同舉辦,現場聚集來自印度裔、錫克族群、拉丁裔、阿拉伯與中東社群、白人與非裔等多元族裔代表,共同以「安全」為訴求。
社區參與聯盟創辦人愛德華·埃斯科巴(Edward Escobar)表示,雖然他曾反對「監控式國家」與過度警權,但如今奧克蘭治安失控,社區必須善用一切可行工具來保護居民;任何能有效降低犯罪的科技,都應果斷採用。
企業主布倫達·格里沙姆(Brenda Grisham)強調,無論每個人對「公共安全」的理解不同,目的都是保護家人與社區安全。她呼籲居民以共同體的心態面對問題,攜手改善系統,讓城市真正變得更好。
灣區檢察官Daniel Chung指出,影機已證明能有效協助破案,能快速掌握涉案車輛與嫌犯行蹤,防止罪犯逃逸,並將是全灣區打擊槍枝暴力的重要工具。
屋崙華埠商會主席陳錫澎(Carl Chan)表示,「犯罪者不喜歡攝影機」,而攝影機正是目前最具效果的打擊犯罪工具之一,應盡速落實。
拉丁裔社區代表 Francisco Acosta 分享自身遭遇,表示在奧克蘭居住 25 年,家中曾遭竊而因缺乏監視證據導致嫌犯逃脫懲罰。他質疑「這種情況還能忍多久?」並指出,人們在社群平台留下的資訊比攝影機更容易暴露隱私。他也透露,自家安裝攝影機後,常在屋前吸毒的學生立即被嚇阻離開,顯示其防犯罪效果明顯。他並提醒,奧克蘭警方人力僅剩約 500 人,「街頭需要更多眼睛」。
Asians Unite 創辦人 Tuan Ngo 則澄清,外界對攝影機會導致移民被遣返的說法並不成立,奧克蘭迄今從無此案例。他表示,奧克蘭作為庇護城市有法律保障,社區最需確保的是移民家庭與商家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