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加州PBI總裁:疫情下逆行的汽車零件業

【2023年01月25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平洋亞洲企業集團總裁徐永泰的事業版圖遍及歐、亞、美三大洲,他於1981年創辦汽車零件公司Pacific Best Inc,該公司是南加州重要的汽車零配件經銷商。歷經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其企業雖受影響,但仍穩健發展;徐永泰與大紀元讀者們分享他的成功之道。

1970年,徐永泰畢業於台灣政大東方語文學系俄文組,後赴牛津大學深造,取得國際關係碩士。他在船運業工作7年,足跡踏遍歐亞美三州;隨著眼界的開闊,徐永泰決定創業。他於事業穩定後又重返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史哲學博士。徐永泰同時也是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開發局董事、洛杉磯乒乓球公開賽創辦人及榮譽主席。

從艙單發現商機

徐永泰認為從當下事件看問題可能不重要,但放到十年、一百年的時間脈絡去觀察,就會發現深遠的意義與影響。透過宏觀歷史的觀察,有助於他經營企業,亦是他經商成功的原因。

投入汽車零件業前,徐永泰在物流業工作。透過觀察運貨艙單,他發現1970年代美國汽車行業的售後服務市場匱乏,當時幾乎沒有汽車零件的供應商,但市場卻明顯有大量需求。

當時台灣的中小企業集中發展成衣與製鞋業,但徐永泰考慮到自身並非設計專業,在設計衣服與鞋子上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於是選擇生產產品規格固定、不會退流行的汽車零件。他回憶:「當時日本汽車剛在美國起步,每輛汽車的使用期約有七八年,補齊(零件後)大約有十幾年的使用期。」因發現市場需求,評估自己的優勢後,他就毅然決然投入生產汽車零件。

徐永泰說:「要做生意,就要先搞懂物流,就像學化學要先搞懂單位一樣。」物流涉及產品的定價、運費價格,還有倉儲空間,雖是整個公司裡的一個小部門,但卻至關重要。

美中貿易爭端源起於2018年3月22日,美國前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並根據美國國內法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該年度涉及的商品總計估達600億美元,以及設置其它貿易壁壘,旨在縮小美中貿易逆差。其後,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關稅的範圍不斷擴大。

拜登政府執政後,仍延續川普的政策,美國仍對中共政府徵收高關稅,徐永泰認為美國政府為了尋求民意的最大公約數,將延續對中方的強硬政策,拜登政府也必須要迎合這樣的大眾期待。

汽車零件業於疫情期間逆勢成長

為了尋找合作的汽車零件生產商,徐永泰於1983年就進入大陸市場,除了沿海早先開放的城市,為了尋找合適的工廠,他也走訪了不少內陸的二線城市,他說:「我算是最早一批觀察大陸經濟市場變化的外商。」但徐永泰也是跑了十幾年後,才在大陸找到比較好的汽車零件供應商。

徐永泰認為美方向中方的鋼材與鋁徵收25%的關稅,目的雖是為了振興美國鐵鏽帶(Rust Belt)貧弱不振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波及了其它行業,例如其汽車零件公司的貿易成本就因此而增加。

雖然世界貿易組織(WTO)於2022年12月9日裁定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違反全球貿易規則。但美國本土的相關業者預料不會受影響,但現任總統拜登可能會承受一些壓力,重新考慮一系列在國際上不受歡迎的關稅。徐永泰說:「美國在世貿擁有否決權,事實上世貿組織也不大可能懲罰美國。」他評估未來美國會將重心轉移至科技戰,貿易戰雖仍持續,但會逐漸淡化,轉向科技攻防戰。

在經濟衝突的變數下,有很多產品逆行而上,汽車零件的貿易成本雖增加,但因新車供應量短缺,二手車市場需求變大,汽車零件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

徐永泰表示,疫情初期,汽車市場萎縮,2020年全美只銷售了約1,100萬輛新車,相較歷年平均銷售量的1,600萬,少了約500萬輛,因此各車廠的訂單都變小,汽車晶片的供應要求也降低,但產生的後果是「晶片」供應量不足。

徐永泰解釋,汽車晶片的生產技術並不複雜,會出現短缺最主要的原因是訂單減少,所以晶片製造商轉而生產利潤更高的其它類晶片。當汽車晶片出現需求時,這些製造商卻因利潤相對低,生產意願也降低。徐永泰評估這波汽車晶片供應鏈短缺應會延續至2025以後才好轉。他說:「新車進不來,舊車就有市場,各種汽車零件的需求也就增加。」這也就是為何貿易成本增加,但汽車零件商的業績卻仍能逆勢成長的原因。◇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