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為自己做決定 提升安全感與自信

作者: 伊莎貝爾.費歐沙( Isabelle Filliozat,心理治療師、情感教育專家),譯者: 周昭均

編者按:力量、允許、保護,是父母所能給予孩子的三種無形資產,但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協助孩子成長,提升孩子內在的安全感與自信。

懂得說「不」 懂得說「好」

一開始,父母必須完全負起保護孩子的責任。然後,他會允許孩子自己處理、離開他們……至此,他漸漸地為孩子打開了空間。

在為了確保孩子安全而給予的必要保護,和為了讓孩子得到自由而給予的許可之間,很難權衡適當的劑量。

我依照自己給予自己的父母形象,在安全與自由之間移動游標:

安全VS.自由

孩子年紀越小,游標應該越靠近「安全」,孩子越成熟,游標應該越靠近自由。當他離家後,游標應該完全停在自由上面。這是你的狀況嗎?

我給予孩子足夠、不足或過度的自主權?
—我是否常替他做他能自己做到的事?
—需要時,我會和他一起確認。
—我教他:裁剪、盛菜、穿衣服、洗澡、鋪床、剝蛋殼、做作業……

有時,在保護孩子的名義下,父母會變得有侵略性。特別是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父母可能會顯得侵擾。由於難以接受孩子剛開始出現的自主性,他可能會沒敲門就進孩子的房間,可能會想看孩子的日記,或是瞥一眼孩子的部落格。他可能想「打掃」孩子的房間,檢查孩子的內褲和床單……

如果我放手讓孩子長大,我會變得怎麼樣?我如何接受自己變得沒用的感覺?

說「不」、限縮孩子周遭的空間來保護他,這在一段時間內是必要的。而後,「不」應該漸漸讓位給「好」。

孩子十三歲時,你說:「不,你不能在晚上自己一個人出去。」

孩子十五歲時,會變成「好,但條件如下。」

隨著孩子長大,條件漸漸放寬。孩子十八歲時,他已經成年,那就是無條件的「好」。

你也可能想要保護一項物品:

孩子一歲時:「不,你不能碰這個水晶杯。」(或更應該說:拿去,這個才是你的杯子……)

孩子兩歲時:「我在你旁邊時,你可以摸這個杯子。」

孩子三歲,已經比較靈活時:「你看,要像這樣拿,你可以拿。」

當孩子問:我可以去溜滑梯嗎?我可以去看那個小女生嗎?我可以去鄰居家嗎?我可以自己去買麵包嗎?我可以自己去上學嗎?我可以離開餐桌嗎?我可以刷油漆嗎?我可以做蛋糕嗎?我可以……

我有時很難說「好」,很難允許孩子?
我之所以拒絕孩子,很可能是因為我在小時候沒有得到過允許。

允許孩子做我們不允許自己做的事並不容易。如果我們沒有得到過允許,我們也不會有經驗;我們沒有經歷過,心裡可能會感到害怕。所以,我們會猶豫該不該說「好」。

如果我准許自己做點什麼呢?
—我准許自己去「打擾」鄰居,跟她借鹽、麵粉或蒜頭。
—我准許自己去做一項我不會完成的活動。
—我准許自己去……

有時候,我們既不懂得說「好」,也不懂得說「不」,我們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只不過,這並非源於對他們需求的尊重,而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採取立場的能力。

我們需要力量來說「不」和真正的「好」。

父母缺乏個人力量時,常會求助權力角力和操控,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或者,他會放任孩子。

力量、允許、保護,是父母所能給予的三種東西,三者之間密不可分。

力量,其實是內在的安全感,是自信。正是這種對自己和對生命的愛讓我們堅定。沒有了力量,允許就變成放縱,而保護也常會缺乏一致性。

在這些狀況下,我是有力量的:
—我能接觸到我真正的情緒。
—我感受到內心的安全感。
—無論孩子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他們都無法摧毀我。
—我不擔心別人的眼光,因為我知道他們的評斷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傷痛。
—我愛自己。

(網站專文)

(本文摘編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遠流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曾臻

書封。(遠流出版提供)

●青春走一回 兒子,謝謝你教會我這一課!

●親子互動八大教戰守則 正向面對孩子的情緒

●孩子老愛對立反抗?教養祕訣3招可化解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