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損氣血 中醫師談冬季調理保健

【2024年11月02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氣血充盈,百病不生。」而現代人的很多生活習慣,都會在不覺中損耗氣血。時值秋冬交替,掌握得當的養生方法,對調理氣血更顯關鍵。

加州中醫師馬夔最近遇到一位男患者,雖然只有40歲左右,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大得多。他自述感覺後背就像背了一塊石頭,每天都覺得累,工作時老想躺著休息,而且忘東忘西,老是迷迷糊糊。

患者脈象沉細,舌頭胖大,手心顏色發淡,且指甲有裂紋,半月紋有點發紫。馬夔猜測患者會經常出虛汗,詢問後確實如此。

他判斷患者氣血不通;舌頭胖大,顯示心腦健康已受到氣血不足的影響。幸運的是,患者看病還算及時,針灸和中藥都可以調理。他為了幫患者節省費用,開了一副中藥調理氣血。經過兩個多月的調理,該患者的症狀明顯改善。

氣血不足有多種表現

馬夔認為,現代人有很多傷害氣血的生活方式,比如太晚就寢、過度使用手機、思慮過多、情緒太激,這些都可能造成氣血不足;也是現時代的男女老幼普遍存在氣血不足的原因所在。

據他觀察,氣血不足在各年齡層中表現不同:在小兒中表現為消化不好、面黃肌瘦;在成年女性身上的表現有月經不調、痛經、面色發黃、手腳冰涼、頭暈耳鳴等。成年男性氣血不足分為多種:接近中年者可能出現痛症;中年男性可能出現氣滯血瘀、臉色發青發暗,氣血不通嚴重還可能導致中風。老年人則可能罹患帕金森症或失智症。

有些患者出現後背或頸肩痠痛之後,常常誤以為是工作過於勞累所致、休息一下即可。如果不能找準病因及時調理,病症就難以改善。

還有的患者會在睡覺時小腿抽筋,腳部會發麻,走路時腿抬不起來。有的患者以為是缺鈣所致,馬夔認為,現代醫學確實會這樣解釋,但根本原因還是氣血不足。

如何調理氣血更有效

馬夔認為,調理氣血雖然有一些常用方法,但患者的體質、症狀不同,還是要根據中醫師的診斷,才能找到適合的方法。

在運動方面,馬夔建議,可以練習太極拳、馬步站樁等等進行調理;尤其是久坐工作者,適當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氣血運行受阻。

起居方面,馬夔強調:「秋收冬藏」,早睡晚起,不要太過熬夜,並節制房事。

飲食上,可以多吃些堅果,強健筋骨,調理內臟和腸胃。核桃、杏仁等都有益於氣血調補;尤其是吃核桃,可達到補胃、補腎、潤腸通便、護髮美容等效果。

馬夔推薦了兩款氣血滋補湯:鯽魚湯和當歸羊肉湯。鯽魚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活血補虛;如添加一些紅棗、黃芪做配料,還可起到養血安神補氣的作用。當歸羊肉湯則有補虛、祛冷、溫補精血的功效。

但滋補氣血也要因人、因時制宜。如婦女行經期間,或患者腹瀉時,都不適合服用當歸做配料的羹湯。馬夔說:「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要找能『看明白』的醫生。中醫說的食補,也不能亂吃,要有針對性。」

他特別提醒,眼下入冬,人體的陽氣變弱,更不可貪食冰凍、寒涼的食品;同時要多晒太陽,讓身體吸收更多的陽氣。

談及情志方面,馬夔說,肝主情緒,脾主思慮。思慮太多會傷脾,影響營養吸收;肝喜調達,老是生氣可能會出現肝氣鬱結;但也不能太過興奮,太高興可能會傷害心臟。

「七情致病,情緒太過或不及,都可能導致生病。」他說。◇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