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30日訊】(記者Conner Lee報導/張純之編譯)研究指出,市面上流行的一次性電子煙所釋放的有毒金屬含量高於其它類型電子煙,有些甚至超過傳統香菸。
流行於青少年與年輕族群中的一次性電子煙,伴隨著健康風險,而這些風險仍在進一步研究中。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6月25日發表的研究發現,市面上最熱門的三種一次性電子煙品牌——Esco Bar、Flum和ELF Bar——釋放的有毒金屬含量不僅高於其它類型電子煙,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傳統香菸。
根據該報告,電子煙煙霧中發現了「有害等級」的鉛、鎳和銻,其中某些設備的排放量超出了罹癌及其它疾病(如神經損傷與呼吸系統疾病)風險的限值。其中一款電子煙一天使用量所釋放的鉛含量,相當於吸入近20包香菸所產生的鉛。
研究員馬克·薩拉查(Mark Salazar)提到他測試的首個一次性電子煙,「我第一次看到鉛的濃度時,高到我以為我們的儀器壞了」。這些初步結果促使他與其他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調查使用者到底吸入了什麼。
一次性電子煙透過電池驅動的加熱線圈加熱煙油,產生可吸入的蒸氣。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儀器為每款設備產生500到1,500口蒸氣。結果發現,相較於可填充型電子煙,大多數接受測試的一次性電子煙會釋放出含「明顯更高」金屬量的蒸氣。研究亦顯示,使用次數越多,危險金屬的釋放量也越高。
研究人員拆解這些電子煙,以確認蒸氣中金屬的來源。他們發現,煙油中原本就含有銻,而某些設備的零件則會將鎳與鉛滲入煙油中,加熱線圈本身也會釋放鎳。
資深作者布雷特·普林(Brett Poulin)在報告中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這些新型且流行的一次性電子煙的隱藏風險——含有有害濃度的神經毒性鉛、致癌性鎳與銻,突顯出執法上的急迫性。
電子煙常被宣傳為比香菸更安全的替代品。耶魯大學(Yale)一篇文章指出,針對年輕族群的廣告通常將電子煙包裝成「潮流外型、鮮豔色彩與各式各樣口味」的商品。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報告,電子煙是2024年美國初中與高中生中使用最廣泛的菸草產品。7.8%的高中生與3.5%的初中生表示正在使用電子煙,其中55.6%的人使用一次性電子煙。
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況近年來已有下降趨勢。CDC發現,2024年自訴正在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比2023年少了50萬人,為過去十年的最低水平。
加州自2022年起禁止販售大多數調味煙草產品,包括調味電子煙。然而,加州青少年仍可透過網路購買調味電子煙。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 San Diego)2024年的研究發現,許多網路商家無視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規定,也未執行年齡驗證等要求。
加大戴維斯分校的報告總結表示,該研究突顯出需加強執行電子煙相關法律,並持續研究這類產品對公共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