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菲律賓呂宋島上的塔阿爾湖(Taal Lake)擁有相當罕見的地質結構。這個湖中有個島,這個島上還有個湖,而且該湖中還有個島。因此,最裡面那個島就是「島上的湖中島上的湖中島」,也就是第三層島。
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網站報導,塔阿爾湖中的島被稱為火山島(Volcano Island),亦即塔阿爾火山(Taal Volcano)的火山口。這個火山口形成了被稱為主火山口湖(Main Crater Lake)的湖,而這個湖中還有個名叫火神點(Vulcan Point)的小島。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說法,這種由早期火山活動和隨後的噴發形成的奇特地質構造,本質上是「島上有湖,湖中有島,島上還有湖,湖中還有島」。由外到內,它們分別描述呂宋島、塔阿爾湖、火山島、主火山口湖和火神點。
(點擊這裡可以看介紹火神點的旅遊短片)
塔阿爾湖是個火山口湖。研究人員相信,這個火山口是西元前14萬年至西元前5380年間的一系列火山噴發後形成的。但自那時候起,湖面地形發生了顯著變化。
塔阿爾湖是一個碗狀盆地,在一次史前火山噴發中,塔阿爾火山頂部被掀翻,形成了今天的這個火山口湖。它原本是鹹水湖,湖水來自大海,如今來自潘西皮特河(Pansipit River)。而早期的火山噴發還在塔阿爾湖的中心附近形成火山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塔阿爾火山在1754年大規模噴發,將大量物質傾瀉到潘西皮特河,導致塔阿爾湖與大海隔絕。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指出,塔阿爾湖因此變成了雨水收集區,並逐漸轉變為淡水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在塔阿爾火山於1754年噴發之後,被困在塔阿爾湖的物種適應了淡水環境或演化成新物種。比如說,塔阿爾湖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淡水沙丁魚——菲律賓小沙丁魚(Sardinella tawilis)的棲息地,這裡還有一種其它地方找不到的有毒淡水海蛇——塔阿爾湖蛇(Hydrophis semper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網站上寫道:「塔阿爾湖從鹹水環境向淡水環境的轉變——就地質過程而言,這在相對較新的時期發生的——促進了動植物的持續演化,並為科學上的持續發現提供了機會。」
研究人員記錄了塔阿爾火山在過去450年中發生的38次噴發。最近一次噴發發生在2020年,導致週邊城鎮居民疏散,火山灰覆蓋了火山島及鄰近地區。
塔阿爾湖是菲律賓的第三大湖泊,作為塔阿爾火山保護景觀(Taal Volcano Protected Landscape)的一部分受到保護,但世界湖泊資料庫(World Lake Database)的數據顯示,該湖的生態系統正受到過度捕撈、旅遊和灌溉用水開採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