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健身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自律與身材管理的象徵。不少人習慣每週進健身房三、五次,舉重、深蹲、練核心,一場下來汗流浹背,感覺人生都清爽了。但你知道嗎?如果姿勢不正確、訓練過度或忽視身體的警訊,就可能讓你年紀輕輕就出現脊椎問題,甚至導致神經壓迫,影響走路與下肢協調。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許多脊椎專科醫師在臨床上經常遇見的真實情況。
為什麼健身會「傷到腰」?
很多人以為腰椎問題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然。年輕人的脊椎一樣會受傷,尤其在舉重、深蹲、翻槓鈴等高負荷訓練中,腰椎往往成為受力最大的一環。若核心肌群不夠強、姿勢不到位、休息不足,椎間盤就可能在反覆的擠壓與扭轉下變形、移位,甚至造成腰椎盤突出。一旦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附近的神經線,就會出現各種症狀,例如:
腰痛但找不到明確位置
腿部無力、容易絆倒或跌坐
單腳發麻或冰冷
一側腳踝疼痛,卻找不到明顯外傷
這時候,很多人以為是拉傷、扭傷,跑去買貼布、冰敷或休息幾天。但真正的問題,其實根在腰,不在腿。
神經壓迫怎麼影響腿?
我們的下肢神經來自脊椎底部,經過坐骨神經一路延伸至大腿、小腿與腳掌。如果腰椎某一節椎間盤突出,壓到這條神經線,腿部自然就會出現麻木、無力、協調不良的現象。許多年輕健身者並不知道這一點,等到真的走路變得不穩、力量不對稱時,才驚覺事情嚴重。有時候,甚至在沒有受傷跡象的情況下突然「扭到腳」,實際上是因為神經訊號異常,腿部力量分配不均,導致支撐不穩而受傷。
怎麼避免「練過頭」傷了腰?
脊椎問題的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尤其是健身族群,更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重量不是越大越好,動作標準才是第一要務
2 沒有強壯的腹肌與背肌做支撐,舉太重就是冒險
3 分段進階:給身體適應的時間,切勿一下衝過頭
4 訓練要搭配恢復:高強度之後記得拉筋與休息,讓身體有機會修復
5 出現異狀,立刻評估:腰痛、腿麻、腳扭傷頻繁,就該找專業人士檢查脊椎神經是否受壓。
強壯,不代表無敵
很多年輕人以為自己年輕、體格壯,不怕小磕小傷。但身體再結實,神經也無法承受長期錯誤訓練的壓力。下次當你在健身後出現莫名的腳痛、麻木、無力,別急著貼藥布或換跑鞋——也許,該問問你的腰,是不是早就在默默抗議了。
莊錦鎮醫生建議:
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騎腳踏車):促進心肺功能,每週三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即可。
無氧運動(如舉重、拉筋等重量訓練):可進行較長時間,建議每週三次,每次約一小時。
莊醫生提醒大家:舉重類運動若姿勢不當,非常容易傷到肌肉、關節甚至神經。年長者(50歲以上)或開始健身時,最好請專業教練指導,循序漸進、避免逞強。
諮詢電話(510)465-7982
地址:212 9th Street, Suite 103 ,
Oakland, CA 94607(奧克蘭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