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達·芬奇與泡茶,這二者有什麼關係?被譽為「台灣茶葉大使」的許正龍(Thomas Shu),卻從這位藝術巨匠發揚光大的「黃金比例」中受到啟發,找到了完美的「泡茶密碼」。
由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的「黃金比例」(1.618:1或1:0.618),後被柏拉圖正式稱為「黃金分割」,古往今來廣泛應用於中西建築、設計和音樂等領域,成為衡量美與調諧的準繩;達·芬奇對人體黃金比例的研究應用,對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家們更可說影響深遠。從小在台灣茶園長大,參與製茶、泡茶、推廣茶葉大半輩子的許正龍,則從黃金比例中悟到了泡茶的道理。
他發現:每款台灣茶的泡製過程,無論是水溫、茶葉與水的比例,還是沖泡時間,都具有內在的和諧;泡茶時微小的調整,即能夠影響茶湯的口感和香氣。許正龍認為,恰如達·芬奇在藝術創作中對完美人體比例孜孜以求,初次接觸泡茶者,很難掌握其獨特規律。
而許正龍觀察到,講究細節的日本人喜歡攜帶135毫升(ml)的保溫瓶,日本對泡茶細節的精確性,反映了追求極致體驗的文化哲學。他本人經過多次試驗,發現使用5盎司(oz)壺泡茶的穩定性;5盎司約150毫升,與135毫升相當接近。他驚呼這種巧合就如達·芬奇秉持的「自然規律」理念——所有發明的存在必有其意義。
許正龍常向初次喝茶泡茶的人推薦使用5盎司茶壺,因為這就是門外漢泡茶的「黃金比例」。他也據此開發了三款烏龍茶(翡翠、黃金和紅寶石)茶包,直接浸泡在5盎司茶壺中,散葉可以充分浸泡展開,將喝茶變成一種有意識的日常儀式。
他笑說,托馬斯·沙利文(Thomas Sullivan)1904年發明了用於盛放冰茶的大茶包,立頓品牌創辦者托馬斯·立頓(Thomas Lipton)於1952年將其製成2公克(g)的小茶包,用於在杯子裡泡熱茶;而今2025年,托馬斯·許以更具沉浸感的體驗取代傳統茶包、重新定義茶的藝術。
在美國推廣茶葉近半世紀,許正龍發現對於消費者而言,價格穩定意味著對產品品質的自信,他鮮少因市場波動而調整價格,讓大眾對他的品牌更具信任感。
從過去強調「茶種與名字」轉而注重體驗與思維,許正龍不僅延續傳統,更巧妙將其化為現代敘事,希望引導西方消費者認識茶與生活方式的關係、啟發他們發現茶的吸引力。
「台灣茶產量稀少,僅占全球0.2%,所以要專注於高品質烏龍茶的生產。」他更鼓勵大眾以不同方式體驗茶,打破對茶文化的刻板印象。
許正龍2025年研發生產的茶包是「全葉」泡製、品質上乘,預先稱量、分裝,以便品茗者精確享用;就算是門外漢,只要使用任何一種5盎司茶壺或135毫升保溫瓶,都可輕鬆掌握泡茶的「黃金比例」。
他推薦飯前淺嚐一杯翡翠烏龍,用餐時以黃金烏龍搭配,飯後喝一杯紅寶石烏龍茶;根據個人喜好品鑑茗茶,找到屬於自己的飲茶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