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訊】(記者吳瑞昌綜合報導)近期,越來越多星空愛好者,觀察到銀河系周圍頻繁出現恆星誕生與消失的過程。一位民間科學家透過網絡星空平台,觀察到一顆恆星亮度比以往亮2,500倍。經過其它專業天文學家驗證,發現該恆星正處罕見的「彈跳星周期」。
民間天文愛好者於2024年10月初使用「千新星探尋者」(Kilonova Seekers)平台,意外發現到一顆恆星比兩天前亮2,500倍,並對此星進行標記以便後續研究和觀察。
該標記起到關鍵性作用,讓其它的專業天文學家得以在數小時內,對該顆恆星進行研究與分類,確認它是一顆星等8.5的恆星且正處於「激變變星」(cataclysmic variable star,CV),並命名為「GOTO0650+ +593624」(以下簡稱GOTO0650)。
另外,天文學家透過史威福(Swift)太空望遠鏡觀察這顆GOTO0650恆星時,意外獲得該恆星完整的數據集,其中包括恆星散發的X射線、紫外線數據。他們結合業餘望遠鏡的觀測資料,證實這顆恆星正處於「周期彈跳星」(period-bouncer)階段,這是「激變變星」的晚期特殊階段。
「激變變星」是指恆星的亮度不規則的大幅增加後,再降回正常亮度。原因可能是主星(白矮星)與次星靠得太近,引發質量轉移,使主星周圍逐漸形成吸積盤(一團扁平的氣體和塵埃雲)。當吸積盤內物質達到臨界密度與溫度時,就會引發爆炸釋放出強烈X射線、紫外線等物質。
「周期彈跳星」現象十分罕見,是指雙星系統的互繞周期(公轉周期)逐漸達到最小值後,互繞周期出現開始「反彈」現象。這時候伴星已經成為一顆低質量棕矮星,其體積持續膨脹,且兩顆天體的互繞周期隨之增加。
該研究結果於7月1日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
「千新星探尋者」活動被譽為天文學版的「大家來找碴」遊戲。該活動邀請眾多星空愛好者,對比最新夜空與近期夜空的影像變化,以此辨識恆星的亮度是否發生明顯變化。
目前,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重力波光學瞬變觀測站」(GOTO)希望透過「千新星探尋者」的3,500名志工協助,以完成尋找超新星和變星的目標。原因是他們從西班牙和澳洲拍攝到的「全天巡天影像」數據日益龐大,已經讓傳統科學團隊難以應對。
GOTO是一個望遠鏡網絡,主要由科學與技術設施委員會(STFC)資助,並由華威大學代表一個聯盟在西班牙拉帕爾馬島(La Palma)的穆查丘斯羅克天文台(Roque de los Muchachos Observatory)和澳洲的賽丁泉天文台(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進行運營。
探尋者計劃共同負責人、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組華威獎研究員湯姆‧基勒斯坦(Tom Killestein)博士對該校的新聞室表示:「在業餘天文學家使用普通的天文望遠鏡,拍下恆星影像後的3.5小時內標記這顆恆星。若沒有這項發現,這一天體變化很可能就被忽視。」
他接著表示,「這個天體被標記後,透過史威福(Swift)和愛因斯坦探針(Einstein Probe)太空觀測站實行進一步觀測。而GOTO0650的亮度也足以讓業餘天文學家用自己的設備捕捉。這些數據對研究至關重要,因此成為論文一部分。」
千新星探尋者的共同主持人,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研究所的麗莎·凱爾西(Lisa Kelsey)博士則表示:「讓大眾參與該項目和計劃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在龐大的數據集內找到意想不到的發現,而這些數據集往往需要科學家進行深入分析。」
凱爾西博士接著說,「該計劃目前累積超過280萬次影像分類,GOTO0650恆星的發現是『千新星探尋者』志工愛好者兩年來持續努力的結果。若沒有志工們的標記,我們不可能如此快速的追蹤這個天體,而它很可能被錯過。」
來自巴西的「千新星探尋者」志工克萊迪森‧馬科斯‧達席爾瓦(Cledison Marcos da Silva)表示:「這次的發現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從未想過我們會發現如此明亮的瞬變天體。另外,該發現顯示了公民科學的重要性,即使你在床上或街上用手機,也有可能發現天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