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訊】(記者吳瑞昌綜合報導)古今中外,好的音樂被認為能夠陶冶心性、治療疾病。中文字「藥」與「樂」僅差一個草字旁,顯示其共通性。近期,英國科學家利用現場音樂療法,成功緩解癡呆症(失智症)患者痛苦,且全程未依賴其它藥物。
癡呆症患者經常透過喊叫、投擲、打人、踢人、踱步、哭泣、退縮和抵制護理和藥物等行為來表達痛苦,這些行為可能給護理人員帶來挑戰與危險,而護理人員卻要為此付出更多精力、耐心去對待這些病人。
目前英國一些癡呆症患者會根據英國法律要求或自願性,住進國民醫療服務(NHS)病房進行治療。其中一些嚴重的患者需要長期住院(平均100天)觀察治療,且還需要接受複雜護理與大量精神藥物,這使得醫療成本十分高昂。
為此,英國劍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ARU)、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基金等研究人員,對多種癡呆症患試行一種低成本的音樂療法「MELODIC」(音樂療法融入癡呆症住院護理)。
該療法是讓患者聽唱歌、演奏或聆聽音樂,而音樂都是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根據患者及其家屬意見,去開發的個人化音樂內容。另外,「MELODIC」專門為每位患者制定音樂護理計劃,同時為員工和家屬提供培訓和支持。
這次試驗涉及13名家屬、48名工作人員,以及28名來自NHS癡呆病房的白人患者(男性15位、女性13位,平均年齡為76.88歲)。這些病人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和一些未特指的癡呆症。
治療過程中,音樂治療師會直接融入護理團隊,針對需更多精神藥物的患者進行音樂治療,以減輕他們的痛苦。另外,音樂治療師還會幫助家屬與照顧者在個人日常護理中,如何應用這些治療音樂。
結果顯示,這些患者在治療期間,其激動性有略微的增加,但生活品質、痛苦症狀和破壞行為,皆有改善或減少的情況。另外,治療過程中未出現與音樂療法相關的不良事件,且常規事件數量亦沒有出現增加的情況。
這次的音樂治療成本相較於先前的治療成本要低上許多,其設備初始支出僅400英鎊(括樂器和亞馬遜智能音箱),治療師每月僅需花費2,025英鎊(包含干預前6小時的培訓費用)。
這次研究還收集完整的常規病房數據,顯示其是一種低成本、可擴展的模式,對於未來精神健康癡呆病房研究具重要意義。而先前針對精神健康癡呆病房的研究十分有限。
研究人員計劃對「MELODIC」進行更多種測驗,以完善該治療方法,並評估臨床效果與成本效益,為政策與實踐提供有效的參考。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劍橋音樂治療研究所(Music Therapy Research)的研究員娜奧米‧湯普森(Naomi Thompson)表示:「住院癡呆症患者常經歷劇烈痛苦,工作人員需要以安全和富有同情心去應對這些問題,這讓他們承受巨大壓力。」
她接著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取得了希望。最重要的是MELODIC工具可以在這些高度複雜的環境中發揮作用,為患者感到痛苦的治療方法(如精神藥物治療),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
劍橋郡和彼得伯勒NHS基金會信託(CPFT)研發總監、英國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博士本‧安德伍德(Ben Underwood)表示,「有些癡呆症患者入院治療時極度困惑與痛苦,使得家屬與醫護人員在管理和幫助他們時極具挑戰。」
安德伍德博士接著說,「我非常高興NHS的工作人員現在可以利用音樂的力量改善患者在癡呆症病房的體驗。我們期待與ARU合作進一步發展該領域。」
目前的研究由美國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NIHR)資助。該研究成果於7月16日發表在《精神病學前沿》雜誌,獲得超過80家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