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Mike Valles報導/吳蔚溪編譯)要想獲得最大的福利金額度,需要謹慎選擇時機,再做決定何時領取社會保障的配偶福利。太早申請可能會大大減少您能得到的福利金額。
在大多數情況下,工作人士的配偶可以獲得的最高配偶福利金相當於另一方配偶福利金的一半(50%)。在提交社會保障管理局(SSA)配偶福利申請時,在確定申請人將獲得多大福利金額時,需要考慮幾個條件。因為這可能意味著每年數千美元的差異,所以選擇正確的時機至關重要。
社會保障配偶福利資格
只有當其配偶已經領取社會保障福利金時,配偶才有資格享受配偶社會保障福利。此外,您還必須年滿62歲才能獲得福利。Finance.Yahoo表示,您還必須與已經領取福利的人結婚至少一年。照顧16歲以下子女或領取社會保障殘障福利的配偶也符合條件。
正在照顧殘疾兒童的配偶可以獲得全額配偶福利。即使他們62歲時提出申請,他們的福利也不會減少。
在1954年1月2日之前出生的老年人有一個獨特的選項。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表示,他們可以先申請配偶福利,然後,等到年齡了,再申請退休福利,這將使他們的福利繼續增長。在此日期之後出生的人沒有這個選項。如果您已經因照顧16歲以下的子女或殘疾子女而領取配偶福利,或者因殘疾而領取社會保障福利,那麼這個選項不適用。
過早申請配偶福利的問題
健康且沒有符合條件子女的配偶最早可以在62歲時申請社會保障配偶福利。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麼早申請福利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在那個年齡申請福利將會顯著降低您的配偶的社會保障福利。Investopedia表示,如果您不等到完全退休年齡(在66歲和67歲之間)申請福利,您只能獲得潛在收入的32.5%。
您還應該知道,如果您在達到完全退休年齡之前申請配偶福利,您的福利不會在以後增加。如果您等到70歲才領取福利,您將獲得可能的最大金額。超過該年齡後,您的福利金將不再增長,而且永遠不會超過您配偶社會保障收入的50%。
怎樣獲得更高的配偶福利
當配偶申請社會保障配偶福利時,美國國稅局(IRS)會進行兩項計算。它將計算您的配偶福利以及您在工作期間賺取的任何社會保障福利。您將收到兩者中較高的金額。
如果您的配偶尚未領取任何社會保障福利,您最早可以在62歲時領取自己的福利,同時等待您的配偶申領他們的福利金。如前所述,62歲時申請只會給您任何可能的配偶福利的32.5%。如果您的在世配偶一直等到70歲時才領取其達到上限的福利金,您可以在那時重新申請配偶福利,每個月獲得的金額會多得多。
領取前配偶社會保障有規定的等待期
離婚配偶在有資格領取離婚配偶社會保障福利之前有一段等待期。在申請之前,您必須滿足兩個要求。你們需要結婚至少10年,並且已經離婚必須連續兩年。此外,配偶必須已經領取社會保障福利,並且您必須年滿62歲。
再婚將使您失去領取配偶福利的資格
社會保障管理局表示,獲得前配偶福利的一個例外情況是您是否已經再婚。一旦再婚,您將失去獲得前在世配偶福利一半的資格,除非您的第二次婚姻以離婚、宣告無效或死亡告終。
前配偶福利不會影響現配偶的福利
當前配偶有資格獲得社會保障福利時,他們可以領取這些福利,而且不會影響另一位配偶的福利。社會保障管理局表示,子女也可能有資格獲得一些福利金,這可能使您和其他仍在家中的子女在完全退休年齡時獲得高達您社會保障福利150%到180%的福利金。
計算您的配偶福利
您可以使用社會保障管理局的計算器來了解您可能有權獲得多少社會保障配偶福利金。該計算器將顯示,如果您沒有任何符合條件的子女,您將從社會保障獲得多少福利。您只需要輸入您的出生日期、您希望開始領取福利的月份以及您達到退休年齡的時間。
配偶去世後的社會保障福利
據Bankrate稱,在有工作的配偶去世後,社會保障允許未亡配偶選擇他們想要的福利。他們可以選擇獲得工作配偶的福利,或者如果他們自己的福利更高的話,他們也可以選擇獲得自己的福利。
選擇何時領取退休福利
儘管您可以在62歲時領取社會保障福利金,但有幾個很好的理由可能會讓您想等一等再領。如果您不是馬上就需要這些錢,那麼在您達到70歲時,您每月可以獲得的金額將達到最大值。如果您身體健康,預計還會活多年,那麼等一等再領福利可能更划算,因為這意味著每月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利金。
另一方面,您可能需要這筆錢來支付醫療保健、長期護理或其它帳單和債務。如果您其它退休帳戶中存有足夠的錢,可以維持生活直到您達到70歲,那麼您可以等到70歲時社會保障福利金額達到最高時,再申請社會保障福利。
如果您需要幫助,來決定最佳的社會保障配偶福利策略,您可以諮詢退休金律師或資產規劃師以獲取更多信息。他們可以檢查您的整體財務狀況,並向您展示如何獲得最大的福利。
原文:How to Get the Most From Social Security Spousal Benefit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2。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