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30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2023年可能是加州議會最忙碌的一年;這種忙碌在很多學生家長看來,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在加劇或釀成社會家庭危機。
州參眾兩院今年共推出2,600多項提案,送交州長紐森等待簽署的900項中,有一些備受爭議。AB665提案就是其一,一旦簽字實施,意味著12歲及以上未成年人,在父母不知曉或不允許的情況下,只要社工或心理醫生認為必要,即可接受精神疾病諮詢和治療;精神治療師也從有執照的專業人士,擴展到各類輔導員和社工。更甚者,兒少可以自行離家住進庇護所,父母無權知曉或參與其決定。
核桃市議員:又一條惡法
該提案出台前後,激起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們的普遍擔憂和憤怒。洛縣核桃市議員、正在參選聯邦眾議員的秦振國,9月28日受訪談到AB665提案時說,這又是一條「惡法」,「為什麼怕家長知道?為什麼父母不能夠介入?這一點我是完全不能夠理解的。」他說:「這等於剝奪了你作為父母的權利。」
作為兩個女兒父親的秦振國表示,家庭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沒有人比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更關心、能更了解孩子的需要;所以,小孩有問題的話,要跟家長溝通,經家長同意再接受醫療是最好的辦法」。
秦振國近期看到一些數據:近年加州性教育、跨性別等一些不良教育政策,讓孩子的自殺率大大提高。他認為,這些非常有爭議的課程內容,是造成孩子心理偏離正常的可能因素之一,「以前為什麼(自殺率)都不上升?這是需要好好討論的問題。」
秦振國表示,把反對的聲音說成「極右翼」,既不合乎民主精神也根本不科學,「扣一個大帽子非常簡單,很多人就會被這個大帽子誤導」。
他援引多年研究的報告:單親家庭或經歷過家庭不健全的孩子,成年後融入社會比較困難,犯罪率也非常高;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溫馨、父母關心非常重要。秦振國質疑:「為什麼要提出這種極端的法案呢?」
帕梅拉·加菲爾德-耶格(Pamela Garfield-Jaeger)是有二十多年執業經驗的加州臨床社工,她在Substack平台上刊發的文章,呼應了秦振國的觀點。根據她的經驗,在沒有父母參與的學校環境中,與青少年合作解決問題是無效的;只有當父母提供意見、分享觀點並與未成年子女溝通時,真正的康復才會開始。她指出「集體之家」遠非理想之地,那些住宿設施可導致孩子養成吸毒、自殘、暴力行為等有害習慣。
家長的反對呼聲
AB665在加州華人家長中也產生極大的震動。
南加州居民申女士有四個孩子在K-12學校讀書。她擔心法案實施後,沒有醫師資格的助理、實習生也能給孩子做心理輔導、諮詢,或導致越來越不好的結果。
今年類似法案排著隊進入州長辦公室,申女士覺得:「這是一股勢力,就是要把教育孩子的權利從家長手裡奪走,奪取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她認為極左派「要用他們的價值觀來代替我們原來的價值觀,所以不惜違背多數人的立場和利益」,結果就是「摧毀我們的價值觀,讓這個世界一片混亂」。
從AB665提案,申女士也談到華人參與選舉的重要性:「華人不願意理政治,都覺得『政治不關我的事』,但是你不理政治,政治不會放過你啊。一步一步,你就會被逼到自己承受不了的地步。」她強烈呼籲,華人在選舉時一定要投票給那些跟自己的價值觀一致的候選人,不要只看膚色。
住在核桃市的另一位華裔母親宋蘇珊,對近來出台的各種法案也非常擔心:其立法背景往往是為孩子接受激進性教育、轉換性別或變性大開方便之門。她說:「12歲的小孩心智完全沒有成熟,如果讓他自己決定變性,一旦決定和實施,是沒有回頭路的。」
蘇珊聽說過很多這類事情:「有的女孩變成男孩,到18歲以後後悔了,想做媽媽,但再也沒有機會了,真的非常令人惋惜。」
加州媽媽、父母組織Our Duty負責人艾琳‧弗萊迪(Erin Friday)律師在接受加州家庭委員會(California Family Committee)節目採訪時表示,AB665等於剝奪了父母的監護權,允許孩子從家中被帶走,而無需正當程序;她把該提案比喻為「州(政府)授權的綁架」。
弗萊迪表示,讓孩子做出成年人才能做的決定,將家長推到一邊,令人擔憂,「孩子需要父母、需要養育、需要支持,我認為加州不應該制定試圖將父母和孩子分開的政策」。
面對反對聲浪,AB665提案者、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在一次會議上稱,這是一個好法案,但就像其它法案一樣,被捲入了「右翼」的憤怒機器。他稱,法案是為了保護少年兒童,讓他們更安全、更健康;而反對的聲音「絕對是錯誤的道德恐慌,當作所有孩子都是目標」,正在抵消他們解除孩子所面臨風險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