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鈣損害健康 食品科學家建議每天這樣補鈣

【2025年05月03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身體缺鈣,不但會造成骨質疏鬆,還會引發其它健康問題。但人們對於如何補鈣往往認識不足。其實,補鈣可以從日常飲食做起,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人體所需的鈣元素,讓你不用特意補鈣,也能避免骨質疏鬆等問題。

洛杉磯食品科學家李方菲(Faye Lee)近日接受大紀元新唐人聯訪,談到缺鈣對健康的影響。李方菲早年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來美後在德州農工大學食品科技專業深造,又在德州醫療研究中心做了五年研究,對食品科學興趣濃厚,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她回憶,母親生前的一段經歷讓她發現,缺鈣對人體健康有巨大損害。

缺鈣對健康的一系列影響

李方菲的母親曾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但家人對此一直缺乏認知。而母親身體缺鈣的問題或許從孕期就開始了。李方菲說:「懷孕期間以及生小孩之後,其實都需要補鈣。」

老人年近七十歲時跌了一跤,脊椎骨折,安裝了鋼架;兩三年後,自感手術部位很不舒服。經檢查發現,老人還有心臟肥大問題和失智症狀。母親過世後,李方菲才驚覺,體檢記錄顯示,老人的骨質中鈣含量很低。

她將母親生前的種種症狀聯繫起來,發現均與缺鈣有關:鈣離子負責把大腦神經訊息傳到肌肉,缺鈣會使訊息傳遞不暢、影響肌肉收縮;進而影響心臟跳動,促生心臟肥大、心臟積水等;由於鈣質關係到神經傳導,缺鈣還會影響情緒、專注力與認知功能,引起認知退化。

「有段時間,老人性格突然變得非常急躁。後來我才知道,這是老人失智的前兆之一。」李方菲說。

哪些人需要補鈣

李方菲介紹,人體的絕大部分鈣質存在於骨架和牙齒內,約占99%,餘下約1%分布於肌肉、血液和體液中。骨骼與血液中的鈣質每時每刻都在快速交換,會通過體液、尿液等流失,補償不足,就會出現缺鈣問題。

依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建議,50至70歲的男性,每天需補充1,000毫克鈣;女性約需1,200毫克。不過李方菲說,醫生也會根據個人狀況調整建議攝取量。

女性除了孕期需要補鈣,更年期也需補鈣。原因在於,人體荷爾蒙有助於將鈣質留在體內;而更年期荷爾蒙分泌大幅減少,體內鈣含量也會相應降低。李方菲提醒,男性更年期一般在65歲以後,也需要及時補鈣。

如何通過飲食補鈣

補鈣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服用鈣片,但鈣片可能給一些人帶來副作用。如果每天飲食合理,也可以達到補充人體所需鈣質的效果。

李方菲例舉,牛奶、優格、起司等乳製品,鮭魚和沙丁魚,黑芝麻粉,花椰菜、羽衣甘藍、菠菜等綠色蔬菜,以及華人愛吃的豆腐等等,都是含鈣量非常高的食物。尤其是黑芝麻,40克黑芝麻就含有468毫克鈣質;鮭魚的鈣含量也非常出色,6盎司罐裝鮭魚肉含340毫克的鈣。

花椰菜的鈣含量可能讓很多人意外。李方菲說,綠色蔬菜的補鈣效果遠勝過一般人用來補鈣的骨頭湯,後者雖有助於補充鐵、維生素B12等元素,但補鈣效果其實非常差。

同樣,吃肉也很難達到補鈣效果。牛肉、豬肉對補充體內其它微量元素很有幫助,但吃得過多,反而會造成鈣質流失。

此外,她提醒,菸酒會影響造血細胞生成,進而影響鈣質吸收;一些類固醇類藥物,也會降低鈣質的吸收。

從健康角度,李方菲不建議大量飲用碳酸飲料,「碳酸會與血液中的鈣質結合,造成鈣質流失」;而含糖飲品也會加速消耗體內的鈣。

李方菲最後提到,美國超市賣的很多牛奶含生長激素,可能造成孩子長高過快、骨密度不夠;建議家長購買標註有「no rBST」或「rBST-free」(無重組牛生長激素)的牛奶。◇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5-03 14:57 | 修改:2025-05-03 14: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