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長輩晚年 更需了解個性與心態(上)

文 / 陳乃菁(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

編者按:專業醫師發現,照顧長輩時,晚輩有很多會輕忽的地方。本文以幫老人包尿布爲例,教大家如何將心比心的去體察長者的感受,採用合適的方法應對照顧上出現的問題,達到一舉數得、多方獲利的效果。

盲點1:老爺爺包了尿布,卻不願再走出房間?

醫師叮嚀:照顧長輩晚年,理解老人家心態是關鍵要素

我的許多巴金森氏症病人都有身體僵硬的狀況,通常家屬的理解會是疾病導致身體變化。但大家照顧久了會忘記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因素可能會導致患者身體僵硬。讓我舉黃伯伯的例子來說明。他是尋求第二意見來我診間的。

黃伯伯尿床後,全身變得很僵硬?!

黃伯伯頭一回來到醫院,是由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一起帶來的,他們說:「爸爸確診巴金森氏症已經三年了,這期間配合醫生開的藥服用,的確有一定的效果,可是有時候還是會突然身體就僵硬起來,好像怎樣吃藥都沒辦法改善。」

兒女們頻頻嘆氣:「爸爸身體一僵硬,就什麼事都沒辦法做了。」

我查看黃伯伯的用藥狀況,發現到目前為止醫師開給他的藥都還算輕微,這也代表病情還沒到嚴重的地步啊。

於是,我問家屬們:「你們父親頂多應該只是動作變緩慢了,應該還不到不吃藥就不能動的地步吧?」

家屬們立刻反對,還紛紛舉例給我聽:「那天爸爸尿褲子,需要換褲子,但他整個人突然凍結起來,僵硬得不得了。」「他晚上尿床了,也會整個人躺在床上,變得很僵硬。」「我們在廁所幫他處理大小便的時候,他也會變得很僵硬,連移動一下都很困難。」

聽來聽去,我都沒聽到僵硬的發生和「時間」有關,反而是和「狀況」比較有關聯,於是忍不住問:「那麼,等你們幫爸爸清潔完後,他的身體是不是又變回柔軟、好動了?」

家屬們想一想,說:「好像是這樣喔。」

兒女們七嘴八舌討論老父親的尿溼狀況,熱烈到沒人留意安靜坐在一旁的黃伯伯。

善意幫長輩包尿布,造成患者說不出口的傷害

我轉頭見他面無表情地坐著,似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於是我問:「伯伯啊,你覺得自己身體怎麼樣?可以站起來走幾步看看嗎?」

黃伯伯一語不發地慢慢站起來,在診間小小走了一圈,雖然是小碎步式的慢慢走動,但在我看來,還算是能在不需要人扶持的狀況下自行順暢走動。

等他坐下後,我繼續問:「伯伯啊,他們說你變得很僵硬的狀況,你有感覺到嗎?」

黃伯伯看著我,一句話都不說。

我問:「伯伯啊,你因為尿尿了,必須被別人換褲子或是擦屁股,那時候是不是會害羞啊?是不是因為害羞到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下黃伯伯開口了,他小聲地說:「我很緊張。」

此時,我懂了,看來黃伯伯是不擅於跟家人溝通的長輩,只好由我來開口。我對黃伯伯的兒女們招招手,請他們聽我說故事。

幾年前,我因為跑居家醫療而認識一位老爺爺,他開商店為業,店面後方就是他自己的房間,生活算是方便。可是後來他中風了。中風後的他,還能自己行走,只是速度變得很慢,常常來不及走到廁所就尿出來,於是家人就讓他包上尿布。

老爺爺乖乖包尿布,但自此後,他不走出房間,也不再往前方的店面去了。日子久了,他的話和表情變得愈來愈少,所有的身體和心靈反應都變慢。

我想家屬剛開始一定也以為老爺爺的退化是中風導致的後遺症,但我在居家醫療過程中,親自到訪老爺爺家,發現原來店面正後方就是他的房間,那當下,我驚覺到包尿布這件事情給這位一家之主帶來的內心傷害有多大。他一句話都不說,只是再也不想離開房間了。

我相信家屬當初請他穿上尿布是基於好意,心想不過是包上尿布,只要外面再套件褲子,就都沒人知道,一樣可以走到店面、照舊生活。可是,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我們不知道他心中的感受。於是在不經意間,即使親如家人,都忘記了善意的舉動,也可能帶來傷害。只是這種傷害是無形的,患者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說出口。(下文繼續)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書封。(寶瓶文化 提供)

(本文摘編自《「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寶瓶文化提供 )

推薦閱讀
別讓失智者包尿布 照護上廁所、防失禁訣竅
體檢必查! 中風失智都與它有關
突然手腳發麻?小心是先兆!7食物清血管防中風

責任編輯:王曉明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