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睡得多是真的嗎? 專家釋疑

【2025年07月23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據說女性的睡眠需求比男性多,而且睡得比較久,這種說法是真的嗎?現在來看看專家有何見解。

澳洲伍爾科克醫學研究中心(Woolcock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臨床心理學家暨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研究員史考特(Amelia Scott)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說,這是個結合了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期望的複雜問題,它也取決於你如何量測睡眠。

史考特指出,研究人員通常藉由兩種方式量測睡眠:

• 詢問人們的睡眠時間(亦即自我報告),但人們在估計自己的睡眠時間上很不準確。

• 使用客觀工具,例如研究等級的穿戴式睡眠追蹤器。這些工具可以在實驗室或診所的睡眠研究中記錄人們睡眠時的腦電波、呼吸和運動。

從客觀資料來看,嚴謹的研究通常顯示女性的睡眠時間比男性多了大約20分鐘。有一項針對大約7萬名佩戴穿戴式睡眠追蹤器的受測者所進行的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的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著一致的微小差異。例如,40至44歲男性和女性的睡眠時間差異約為23至29分鐘。

這些發現的關鍵在於,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差異很大。女性的平均睡眠時間可能比男性略長,就像她們的平均身高比男性略矮一樣。但睡眠時間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就像身高沒有統一的標準。

主張每個女性都需要額外20分鐘睡眠的說法是錯誤的。這就像主張所有女性都應該比所有男性矮的說法一樣。

即便女性的睡眠時間較長、深度較深,但她們的睡眠品質卻普遍較差。她們被診斷出患有失眠症的可能性也比男性高出約40%。

實驗室結果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不匹配是睡眠研究中一個眾所周知的難題,其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很多研究沒有考量現實中會影響睡眠的因素,例如心理健康問題、藥物、飲酒和荷爾蒙波動等。

圖為一名男子在睡覺。(Shutterstock)

為何男女在睡眠方面有差異?

針對這個問題,史考特從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期望這三方面進行了解析。

就生理學而言,史考特表示,在青春期前後,兩性在睡眠方面開始出現差異。在懷孕、產後和更年期前期(perimenopause),女性的睡眠問題再次激增。女性激素分泌的多寡,尤其是雌激素和黃體激素,似乎可以解釋兩性在睡眠方面的部分差異。

而某些健康狀況也會影響女性的睡眠健康。例如,甲狀腺疾病和缺鐵在女性中比較常見,這些問題與疲勞和睡眠中斷密切相關。

就心理學而言,女性罹患憂鬱症、焦慮症和創傷相關疾病的風險比男性高。這些疾病通常伴隨睡眠問題和疲勞。焦慮和反思等認知模式在女性中也比較常見,而且會影響睡眠。

此外,女性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頻率也高於男性,而這些藥物往往會影響睡眠。

就社會期望而言,照顧家人的工作仍然不成比例地落在女性身上。澳洲政府今年發布的資料顯示,該國女性每週平均比男性多承擔9小時的無償照顧和工作。

雖然很多女性設法空出足夠的時間來睡覺,但她們在白天休息的機會往往很少。這給能讓她們恢復精力的睡眠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更年期前期的女性通常要兼顧全職工作、陪伴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和照顧年邁的父母,還要面對可能在半夜出現的潮熱(hot flash,體內荷爾蒙下降而引起的一種生理症狀)。依據客觀標準,她們可能擁有充足甚至高品質的睡眠,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醒來時感覺精神煥發。

史考特總結說,雖然研究顯示,女性在實驗室裡的睡眠時間比較長、品質比較好,但她們在日常生活中卻面臨比較多障礙,使其難以獲得充分休息。

那麼,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睡眠嗎?就平均而言,是的,需要多一點。但更重要的是,女性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機會在白天和晚上充電與恢復體力。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23 17:58 | 修改:2025-07-23 17:5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