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美國的啓蒙之旅(之三)

(大紀元記者郭小卉)琳達葉是資深保險經紀人,並在網上主持旅遊節目「琳達自遊行」。本文根據她自述整理而成。

普林斯頓大學拿騷樓

我的建國之旅第二站是從普林斯頓大學拿騷樓開始的。作為美國歷史悠久的知名學府之一,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承載著豐富的學術傳統和文化底蘊。而在這座學府的校園中,拿騷樓(Nassau Hall)被譽為其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我有幸在我的「建國之旅」中,踏上了探訪普林斯頓大學拿騷樓的旅程。

拿騷樓位於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中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也是該校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拿騷大樓建於1756年,是1803年之前整個學校唯一的建築,這座氣勢磅礡的大樓,見證了美國歷史上一連串的重大事件,可謂飽經滄桑。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拿騷大樓成了英軍軍營和軍醫院,1777年喬治·華盛頓指揮他的士兵從英軍手中奪回了陣地,大樓很結實,在經歷了猛烈的炮火後竟奇跡般地幸存下來。十九世紀初和中葉的兩場大火,使拿騷大樓損毀嚴重,後由當時著名的建築師約翰·威瑟斯普恩等在原來的基礎上修繕重建。重建後的大樓有四層,比原來的寬敞了很多。

這座拿騷大樓也是獨立戰爭期間普林斯頓戰役的指揮機關,1781年做過聯邦的國會大廈,1783年在這座大樓里召開的大陸會議,將普林斯頓定為首都,拿騷大樓就是政府大樓,直到四個月後遷都到費城。

在我踏入這座莊嚴肅穆的建築時,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兩個世紀前的歷史長河中。

一進入拿騷樓的大門,我就被其恢弘的氣勢和古典的建築風格所震撼。高聳的鐘樓和古老的石牆彰顯著建築的莊嚴和古老。走進大廳,我被古色古香的裝飾和壁畫所吸引,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氛圍。

我沿著樓梯一層層往上走,穿過古老的走廊和教室,感受著這座建築的莊嚴和肅穆。透過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校園中綠樹成蔭,寧靜而美麗。

在拿騷樓的頂端,我俯瞰著整個校園,眺望遠方的風景。遠處的鐘聲回蕩在空中,彷彿在述說著這座學府的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

拿騷樓不僅是一座校園中的樓宇,更是普林斯頓大學的象徵和靈魂。我帶著對這座古老學府的美好回憶,懷著對知識和智慧的敬畏,繼續我的旅程。

探秘華盛頓渡口:重返歷史的懷抱

在美國的東海岸上,有一處歷史悠久的渡口,它見證了無數歷史事件的發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傳奇故事,這就是著名的華盛頓渡口(Washington’s Crossing)。

華盛頓渡口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和新澤西州交界處的德拉瓦河上,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喬治·華盛頓將軍領導大陸軍歷史性渡河的地方。

作為美國獨立戰爭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這個地方承載著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也因此成為了歷史愛好者和遊客們必到之地。

1776年,具有壓倒性兵力優勢的英軍幾次向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發起進攻。大陸軍倉慌撤退,幾乎全軍覆沒。就在革命岌岌可危的情況下,12月25日夜,在當地漁民的幫助下,華聖頓率領不足三千人的大陸軍隊,渡過結了冰的特拉瓦河(Delaware river),突襲英國黑森(Hessian)雇傭軍的兵營,殺敵無數,而己方僅幾個人受傷。

幾天後,華盛頓又帶領全軍,乘勝襲擊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Cornwallis)率領的英國軍隊,取得勝利。這幾場戰鬥發生在新澤西州的城市特拉瓦河邊的特倫頓附近,故稱為「特倫頓戰役」(Battle of Trenton)。可以說,特倫頓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現在,在當年華盛頓帶兵度過特拉瓦河的地方,建立了「華盛頓渡口歷史公園Washington Crossing Historic Park」。當地還定期舉辦重現當年渡河場面的紀念慶祝活動。

當我踏上華盛頓渡口的岸邊時,一股肅穆而莊嚴的氛圍立刻撲面而來。德拉瓦河水清澈而寧靜,彷彿在訴說著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歷史時刻。

我凝視著遠方的對岸,想象著華盛頓將軍和他的士兵們如何渡過這條湍急的河流,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在參觀遊客中心時,我看到了許多展覽和文物,記錄著華盛頓渡口的歷史。從古老的戰地地圖到保存完好的軍用器械,每一件展品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讓人彷彿穿越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我沿著河岸漫步,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感受著往日的英雄氣概。河水潺潺流淌,樹木翠綠蔥蘢,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沈澱。我閉上眼睛,試圖聆聽當年的吶喊聲和刀槍交擊聲,想象著獨立戰爭的場景。

來到渡口附近的華盛頓渡口公園時,我看到了一座雕塑,它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喬治·華盛頓將軍渡河的英姿。我駐足觀看,心中充滿了對這位偉大國父的崇敬之情。

遊覽華盛頓渡口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讓我在思想上有了一個昇華。

未來,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和困難,我都不會輕易退縮。即使失敗或未達預期結果,我也不會感到沮喪,因為我知道自己曾經全力以赴。華盛頓將軍的故事教會我,即使處於絕境,也要不斷振作,堅持不懈,因為堅持和努力可能會讓我走出困境。

探尋自由之聲:費城自由鐘之旅

當我來到費城獨立國家歷史公園時,遠遠地就看到了那座雄偉的獨立鐘樓。在漫長的隊伍中等待進入展覽大廳的過程中,我不斷回想著自由鐘的歷史和象徵意義,心情澎湃。

終於,我踏入了展覽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玻璃牆,透過玻璃牆,我看到了自由鐘的雄姿。它高懸在鐘樓中央,靜靜地等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我凝視著自由鐘,彷彿能聽到它傳遞的自由之聲,感受到了美國人民對自由的不懈追求。

自由鐘(Liberty Bell),又稱獨立鐘,過去稱為州議會大廈鐘(State House Bell),或舊州議會大廈鐘(Old State House Bell),是美國獨立的標誌性象徵,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象徵著自由和公正。

傳統上,人們認為大鐘是在1776年7月8日,大陸會議的代表約翰·尼克松上校宣讀《獨立宣言》前敲響此鐘來召集費城的市民而出名。

展覽廳內陳列著大量關於自由鐘的歷史介紹和相關文物,我逐一參觀,瞭解著自由鐘的來歷和故事。自由鐘最初鑄造於1751年,曾被用作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的鐘聲,後來成為了美國獨立運動的象徵。在美國獨立宣言簽署的那個歷史時刻,自由鐘的鐘聲響徹整個費城,宣告了美國人民的自由意志。

我繼續沿著展覽廳參觀,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美國獨立和自由的記憶。在自由鐘的附近,還有一座紀念碑,上面刻著美國獨立宣言的文字,我駐足觀看,心中充滿了對美國先輩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追溯自由精神:建國之旅中的獨立廳

作為美國建國歷史的重要見證者之一,「獨立廳」(Independence Hall)是費城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承載著美國的獨立精神和民主理念。在我踏上建國之旅的徵程中,獨立廳是我最期待探索的歷史遺跡之一。

讓我們一同踏入這個承載著自由夢想的神聖殿堂,感受那段激動人心的美國建國史。

美國獨立紀念館是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棟喬治風格的紅磚建築物。建於1732年到1753年之間,該建築最高處距地面41m(135ft)。該建築初由賓夕法尼亞殖民議會批准修建,作為賓夕法尼亞殖民當局的州議會的議場。

1776年7月4日,來自英國殖民下的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在這裡簽署了由托馬斯·傑斐遜撰稿的美國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憲法也在此地制定。在1790年到1800年費城作為美國首都的這段期間,該建築是美國國會的所在地。

踏入獨立廳的大門,我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18世紀的美利堅。這座歷史建築莊嚴肅穆,充滿著濃厚的美國建國氛圍。獨立廳曾是賓夕法尼亞州議會大廈,也是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起草的地點,每一塊磚瓦都沈澱著激情和自由的印記。

我走進獨立廳內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個莊嚴肅穆的獨立大廳。大廳中央擺放著歷史悠久的國家獨立宣言簽署台,彷彿重現了美國建國的歷史場景。

我凝視著簽署台,心中湧起一股無限敬畏之情,這裡曾是美國先輩為自由和獨立而奮鬥的見證地,每一位簽署者的名字都是對美國人民的承諾和誓言。

隨著導遊的講解,我瞭解到獨立廳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故事。我聆聽著關於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起草的背景和過程,感受著那個激蕩著自由夢想的時代。在這裡,我彷彿能夠聽到美國先輩們為自由而奮鬥的吶喊聲,感受到他們對民主和公正的堅定信念。

作為美國建國史的重要遺跡,獨立廳見證了美國人民的自由奮鬥和民主探索,也是對美國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的最好詮釋。

追尋星條旗的足跡:美國國旗屋

美國國旗,是自由、民主和團結的象徵,而位於費城的「美國國旗屋」(Betsy Ross House)則是這一象徵的誕生地。

貝齊·羅斯故居(Betsy Ross House),是美國第一面國旗的製造者貝琪·羅斯的故居,位於美國費城拱門街239號 。

我走進國旗屋內部,迎接我的是歷史展示廳。展廳中展示了貝齊·羅斯(Betsy Ross)的生平事跡以及她製作第一面美國國旗的故事。

我聆聽著扮演貝齊·羅斯的講解員生動的講解,瞭解到貝齊·羅斯是一位擁有勇氣和創造力的美國女性,她的手藝和堅定的信念為美國國旗的誕生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貝齊·羅斯的工作室中擺放著仿古的縫紉機和工具,彷彿將我帶回到了貝齊·羅斯製作國旗的那個時刻。我彷彿能夠感受到她的心情和激情,那種為國家的自由和獨立而奮鬥的豪情壯志。

這座古老的房屋見證了美國人民為自由和獨立而奮鬥的歷史,也激勵著我們繼續追尋自由和民主的理想。

穿越歷史的長廊:富蘭克林博物館

在費城的歷史街區,有一座承載著美國奠基人智慧和創造力的博物館,那就是富蘭克林博物館。這個名字象徵著美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和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光輝成就和偉大精神。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踏入了這個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聖殿。

富蘭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是位於美國費城的一個科學博物館和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富蘭克林研究所的名稱來自於美國科學家、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從未親身參與革命,但他值得被載入任何一部美國偉人的史冊。富蘭克林對美國獨立做出的貢獻只在華盛頓之下。

富蘭克林擔任過賓州州長、駐法國和瑞典大使,也是第一任美國郵政總長。 他還是氣象學的先驅,創建了美國第一家公共圖書館、醫院、第一支志願消防隊,以及賓州大學的前身。 他也是唯一同時簽署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文件(即《獨立宣言》、《1783年巴黎條約》、1787年《美國憲法》)的建國先賢,以及反對蓄奴的先驅。

富蘭克林研究所成立於1824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科學教育和發展機構之一

進入博物館,我被迎接的是本傑明·富蘭克林的雕像,以及他的一些珍貴遺物。這位美國歷史上的巨人,不僅是一位政治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展館裡的一幅幅畫作和一件件展品,將他的生平和成就展現得淋灕盡致。

博物館中,我依次參觀了富蘭克林在政治、科學和發明領域的貢獻。在政治方面,他的獨立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令人欽佩。在科學方面,他的電學實驗和氣象觀察展示了他的卓越智慧。而在發明方面,他富有創意的發明改變了世界,比如閃電針和雙倍音准器等。

1726年,富蘭克林20歲,他總結出十三條美德,並在日後實踐。

節制: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節言:於人於己不利的話不說,避免瑣碎的閒聊;

「秩序:物件有所歸,辦事有定時;」

「決心: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決心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節儉:花錢要於人於已有利,決不浪費;」

「勤勞:珍惜時間, 時間要花在做有用的事情上,力戒無意義的舉動;」

「誠實:力戒虛偽欺詐,心存良知與公正,說話亦如此;」

「正直:不做有損他人的事情,要做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是你的義務;」

「中庸:不走極端, 別人對你的冒犯, 若是正當,就要善於容忍;」

「整潔:身體、衣物以及住所,要保持清潔;」

「寧靜:對待瑣事、平常事或者不可避免之事,不可自擾;」

「貞節:不要縱慾過度,有傷身體,切忌損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寧和名譽;」

「謙虛:仿效耶穌與蘇格拉底。」

富蘭克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週一項,「等到一種美德養成了習慣,再實行下一項」。富蘭克林

沒有完全做到,許多時候自認失敗,但這極大地促進自己進步,有助成功與幸福,因而在自傳里用了更多篇幅研究該計劃,寫道:「因此我希望,我的一些子嗣能夠從效法榜樣中獲益。」

博物館內還設置了一些互動展覽,讓遊客更加深入地瞭解富蘭克林的生活和工作。我通過模擬富蘭克林的實驗,親身體驗了一些他的發明和科學原理。在這些互動展項中,我彷彿穿越時空,置身於18世紀的費城,感受著富蘭克林的智慧和創造力。

富蘭克林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示歷史的場所,更是一座向人們傳遞智慧和啓迪的殿堂。我在這裡領略了美國歷史的厚重底蘊,感受到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偉大精神。離開博物館時,我心懷敬意,對這位偉大的奠基人充滿了敬仰和感激之情。

下一站,我們將繼續前行,探索更多關於美國建國歷史的重要場所,以更深入的瞭解和體驗,為我們的建國之旅增添更多精彩和意義。(未完待續)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